|
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
|
作为重要的早期诊断手段之一而应用于实验室AMI的早期诊断[21]。CKMB对心肌具有相对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临床诊断和治疗心肌梗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有极高的诊断符合率。CKMB的检测最为重要,被称为AMI诊断的“黄金指标”。对判定梗死发生的时间、面积、部位、梗死的扩展及有无心肌灌注均具有一定的价值[22]。但CKMB也存在局限性,首先胸痛超过36 h,其峰值已错过,甚至降至正常;其次在围手术期或骨骼肌损伤的情况下,CKMB也可升高,因此用CKMB/CK的比值来鉴别是否有心肌损伤,更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 10 心肌肌钙蛋白(cTn) cTn心肌肌钙蛋白是存在于心肌肌原纤维中细肌丝上的调节收缩蛋白,主要由CTnl、CTnC、CTnT三个亚单位组成,在血清中的浓度很低,当心肌细胞受损后它能快速、持续地释放入血中,在血清中的浓度可成百倍地升高。因此它们对心肌坏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另外,CTnl和CTnT还具有高度的心肌特异性, CTnC没有心肌特异性,较少用于心肌损伤的检查[23]。 10.1 CTnl CTnl是心肌细胞所特有,复合体中的抑制单位抑制肌钙蛋白连接,有防止肌肉收缩的作用。正常情况不能通过完整的细胞膜释放入血,当心肌损伤时,首先是胞浆中游离的CTnl快速释放入血循环,血清CTnl水平3 h~5 h升高,然后肌原纤维不断崩解破坏,结合状态的CTnl持续缓慢释放,血清CTnl水平于12 h~24 h达高峰,AMI后CTnl在血中出现后持续时间较长,5 d~10 d后降至正常。由于CTnI是心肌的特有抗原,很少在慢性肾病,骨骼肌疾病和创伤性疾病中升高,因此对于心肌损伤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其灵敏性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CKMB[24]。 10.2 CTnT CTnT为肌钙蛋白中附于原肌凝蛋白分子上的亚单位,正常人血中含量很低,几乎测不到,以两种形式存在:游离形式存在于胞浆中,占6%~8%,结合形式存在于心肌收缩单位的细肌丝上,占92%~98%[25]。当出现可逆性心肌缺血,胞浆中的游离CTnT可短暂释放入血,因此当AMI发作时,由于不可逆性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细肌丝降解,可导致结合池CTnT释放,血中CTnT可显著升高,并维持较长时间。CTnT在心肌损伤后2 h~8 h释放入血,12 h~24 h达高峰,在血中可维持14 d左右,因此它的最大有效诊断窗口期宽至2 h~14 d。CTnT诊断AMI有着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文献报道[26]AMI胸痛后2.5 h即有血清CTnT的升高,超过参考值上限2倍~5倍,而CK和CKMB往往在发病后4 h~8 h才开始升高。CTnl和CTnT应作为AMI患者诊断较早期、特异性的标志物。 以上这些标志物各具特点,在具体应用上可能根据各实验室条件不同有很大差别。200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建议的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中,将检测到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是cTn的异常变化作为诊断心肌梗死急性发病的必要条件。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研究和应用,将在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治疗、病情监测和疗效观察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苏汉文,李栋,李艳,等.急性心肌梗死血清标志物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谷草转氨酶等临床应用的比较[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6(6):417. [2] 汪朝晖,廖玉华,庞红,等.心肌梗死患者抗肌球蛋白轻链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6):4446. [3] 金叔宣.心肌肌球蛋白轻链Ⅰ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2,29(1):3233. [4] Saigo M,Waters DD,Abe S,et al.Soluble fibrin,Creactive protein,fibrinogen,factor VII,antithrombin,proteins C and S,tissue factor,Ddimer,and prothrombin fragment 1+2 in men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5] Pepys MB.Hirschfield GM
C reactive protein:a critical update[J].J Clin Invest,2003,111(12):18051812. [6] Lemls JA,Morro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褪黑素对大鼠肠缺血 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两药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