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正文  

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在胸主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骨后及后背部疼痛,如为胸主动脉夹层,表现为突发的胸背部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的特点。
  1.2  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用Siemens Somatom Emotion 6六排螺旋CT机,使用非离子造影剂(lohexol 300 mgI/ml),造影剂按1.5 ml/kg,成人用量80 ml~100 ml,注射速率采用3.5 ml/s。扫描延迟时间采用Bolus Tracking (造影剂跟踪扫描),选择肺门水平降主动脉层面为靶血管,阈值设置为100 Hu,当血管内的CT值达到设定的阈值时自动开始扫描。层厚1.0 mm,螺距为4~6,图像50%重叠重建。
  1.3  图像处理  扫描结束后,将获得的容积数据传入Siemens的三维工作站进行各种后处理及重建,如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漫游技术(VRT),亦采用仿真血管内窥镜(VE)进行血管内成像,可观察血管通畅的情况。
  2  结果
  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MSCTA3D)39例中,正常18例。21例胸主动脉MSCTA3D成像中,14例为胸主动脉瘤,胸主动脉瘤与胸主动脉同步强化,经MPR、CPR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及曲面观察瘤体情况,对附壁血栓、钙化、瘤体范围及邻近血管受累情况均显示清晰(见图1、2)。VRT能显示动脉瘤体与大血管结构的空间立体效果(见图3)。MIP较好地显示血管壁钙化和瘤体的钙化,弥补了VRT的不足。其中9例胸主动脉壁有钙化斑(见图4),其有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栓(见图4),血栓常为新月形的低密度充盈缺损。7例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增强轴位像、MPR重建均能清晰显示内移的内膜、真假腔、破裂口、附壁血栓、钙化,内移的内膜多在真腔侧[1](见图5)。假腔一般较大,呈弦月状,即鸟喙征[2](见图6)。MIP较好地显示分支血管的关系及钙化,但对较小的血栓显示欠佳。利用仿真内镜(VE)所有病例均能见到夹层的破裂口(见图7),并能了解血管的通畅情况。图7  VE显示夹层动脉瘤的破裂口
3  讨论
  CT血管造影是根根血液的循环时间,当造影剂高峰在靶血管内时一次屏气完成较大部位的容积数据的采集,并进行后处理以获得血管影像的方法[3]。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由于重建的图像质量高,且能多平面显示,扫描时间短、范围大,造影剂用量相对少,以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如SSD、MIP、MPR、VRT),如本组采用的VRT重建技术,可以得到心脏大血管的三维立体模型,形象直观,并能任意方向360°旋转观察,使病变复杂的毗邻关系变得清晰明了,还可以显示血管壁的附壁血栓,这就是所谓的透明技术,即CT上所用的“四维”成像,使病变显示的更清晰,更进一步满足临床的需要。
  胸主动脉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的关键取决于血管内的造影剂的浓度高低,这主要由造影剂、注射速率及扫描延迟时间决定。造影剂按1.5 ml/kg,成人用量80 ml~100 ml,注射速率采用3.5 ml/s,如剂量不足或注射速率太慢则血管腔内浓度较低,MIP重建出的3D图像就会不清晰,并且影响其他方法重建出的图像质量;太快则有效扫描时间缩短,图像不完整。由于多排螺旋CT扫描速度快,达0.5 s/圈,因而选取适当的延迟时间比较重要,本组病例扫描延迟时间采用Bolus Tracking方法,人工设置的阈值为100 Hu,位置为肺门水平的降主动脉腔内,均取得良好效果。扫描层厚的选择要适当,以1 mm为适宜,如层厚较厚,则CT重建图像粗糙;螺距选择为4~6。图像重叠重建可减少CTA的阶梯,提高图像的质量,我们选择50%重叠重建,与有关文献报道一致[4],效果满意。
  本组胸主动脉夹层7例,CPR能把整条迂曲胸主动脉沿中轴线剖开重建,使三维图像变成二维,并能同时观察动脉壁内外的情况。CPR、MPR可清晰显示内膜瓣、破裂口、真假腔的相互关系,以及血栓、钙化和主动脉受累的范围,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依据及制定手术方式。MIP较好地显示管壁钙化、血管瘤的全貌,但不能显示内膜瓣及真假腔,三维空间关系显示欠佳。VRT能够进行透明容积重建,可以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整体形态及其与主动脉分支血管的关系,但对附壁血栓及管壁钙化的显示不及MPR,不能区分真假腔。
  对于胸主动脉瘤,MPR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瘤体情况,对附壁血栓、钙化显示清晰,对瘤体范围及邻近血管受累程度暴露甚佳;VRT能显示血管结构的空间立体效果,有利于区分重叠的血管,可以清晰显示瘤体范围、大小,及其与分支血管的关系,但对瘤体内部的结构显示欠佳。MIP较好地显示血管壁钙化和瘤体的钙化,弥补了VRT的不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莱姆病螺旋体中国分离株外膜蛋白C基因
    肾移植供者肝炎等病毒和螺旋体的调查
    阑尾炎的螺旋CT诊断
    湖北省宜昌市38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周期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脓肿的诊断价值
    16层螺旋CT冠脉造影对心电图正常的胸痛
    胸内结节病螺旋CT诊断价值及文献复习 
    支气管结核的螺旋CT诊断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应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脑肿瘤中的应用研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50例原发性肝癌
    兔VX2肾移植癌模型传代的改进和螺旋CT
    伯氏疏螺旋体外膜蛋白C基因在大肠杆菌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