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膀胱癌细胞凋亡与MDM2和P53基因表达的意义 |
|
分化膀胱癌的发生有关;P53对生存率及复发死亡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1,P=0.001<0.01),即P53阳性表达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复发死亡率高于阴性表达者,提示膀胱癌中P53高表达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较差,检测P53可作为判断膀胱肿瘤预后的指标。 3.3 细胞凋亡对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凋亡细胞指数(apoptotic index,AI)是衡量组织中细胞凋亡发生程度的一项指标,本实验通过检测BTCC肿瘤组织的凋亡细胞,结果显示AI随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升高而升高,且各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COX多因数分析TUNEL与复发死亡有关,且复发死亡组明显高于无复发组。提示AI高表达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本研究结果还发现,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的AI明显低于BTCC,提示正常膀胱黏膜细胞凋亡明显低于BTCC细胞凋亡。解释在肿瘤组织中随AI的增高,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复发死亡率也随之增高,陆磊等[3]认为可能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是受高增殖潜能的克隆亚群诱导,以使后者能获更好的增殖因素,有利于肿瘤快速增长。解释这一现象Lipponen等[4,5]应用形态学标准,检测膀胱癌、乳腺癌中的细胞凋亡指数,发现凋亡指数高者预后差,且凋亡指数和增殖指标呈正相关。对于这一现象,Lipponen认为,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肿瘤细胞增殖和死亡维持相对平衡,增殖加快,恶性程度高的肿瘤细胞,凋亡势必会增加。这是因为肿瘤从正常细胞转为肿瘤细胞的过程中,发生浸润、转移是多阶段的,全体细胞达到浸润、转移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肿瘤的一部分细胞还处在癌前细胞阶段,而另一部分细胞已经浸润、转移、走向凋亡。而且肿瘤越发展,肿瘤新陈代谢越加快,走向凋亡的力量越强,结果出现凋亡的细胞多,AI高。当然也存在相反的意见,王自军等[2]的实验结果与本实验相反,他们认为在相对早期的BTCC中,细胞凋亡发生较多,可以暂时地抵消细胞的过度增生,使组织维持平衡;在肿瘤由浅表性向浸润性发展的过程中,细胞凋亡可能起到屏障作用。这就是说,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机制,不是由单独的某个因素决定的,生理凋亡是肿瘤发展过程的一个自发现象,不能单独由AI的高低来判断肿瘤的发展和肿瘤的预后。 3.4 MDM2、P53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对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MDM2是P53调控网络中的下游基因,与P53构成降解反式激活循环通路,参与细胞生长抑制、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等过程[7]。本研究发现P53阳性表达合并MDM2阳性表达多见于分化好的膀胱癌Ⅰ级、Ⅱ级与Ⅲ级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反之,单有P53阳性表达的膀胱癌多见于分化差、浸润性的膀胱癌。据此可将P53基因突变的膀胱癌分为两种:一种为P53基因突变合并MDM2基因阳性表达,这种膀胱癌多为浅表性和分化较好;另一种为P53基因突变不合并MDM2基因表达,这种膀胱癌多为浸润性和分化较差。出现上述结果的可能机制是,仅有P53基因突变,在丧失其正常功能的同时,还能获得某些显性癌基因的作用,突变后获得的显性癌基因作用可能使膀胱癌的侵袭性和恶性度增加,而P53基因突变合并MDM2基因阳性表达时,MDM2蛋白亦能够与突变型P53蛋白结合成复合物,可能使突变型P53蛋白正常功能的丧失,终使膀胱癌的侵袭性和恶性度降低[6]。MDM2是阻断细胞表面β抑制素受体的关键因子,作为连接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细胞外信号与P53的因子,有调节细胞凋亡的作用[7],本研究中MDM2与AI呈负相关,提示MDM2对AI可能有负调节作用。 本实验发现,复发死亡病例AI、P53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MDM2则相反,提示在膀胱癌中AI、P53高表达MDM2低表达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复发死亡病例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所以,临床联合运用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并检测P53、MDM2可作为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指标。 参考文献: [1] 王自军,陈世昌.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凋亡指数的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4,26(1):2223. [2] 李和程,石涛,王子明.P53和MDM2基因表达及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1,16(12):526528. [3] 李晓飞,王晓波,陈立中.膀胱癌多药耐药基因产物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9,16(1):1213. [4] Slapak CA,Fracasso PM,Martell RL,et al.Overexpression of the multidrug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89例的临床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彩超检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改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