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膀胱癌细胞凋亡与MDM2和P53基因表达的意义 |
|
相关性。5 a随访AI及P53复发死亡组显著高于无复发组;MDM2复发死亡组显著低于无复发组。详见表1。 2.3 MDM2基因在P53基因阳性表达在膀胱癌中的表达 分析发现P53阳性表达合并MDM2阳性表达多见于分化好的膀胱癌Ⅰ级、Ⅱ级与Ⅲ级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 表1 Pgp、MDM2、P53表达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略) 注:*P<0.05**P<0.01 表2 MDM2基因在P53基因阳性表达膀胱癌中的表达(略) 注:*P<0.05
2.4 P53、MDM2阳性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P53阳性表达时AI显著高于P53阴性表达时;MDM2阴性表达时AI显著高于MDM2阳性表达时,见表3。 表3 P53、MDM2阳性表达与AI的关系(略) 注:*P<0.05 2.5 P53、MDM2及细胞凋亡在膀胱癌中的预后价值 P53阳性表达的膀胱移行细胞癌中位生存期比P53阴性表达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MDM2阳性表达的膀胱移行细胞癌中位生存期比MDM2阴性表达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AI<2.0的中位生存期比AI≥2.0组生存期长,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4。 表4 P53、MDM2及细胞凋亡在膀胱癌中的预后价值(略) 2.6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 P53对生存率及复发死亡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1,P=0.001<0.01),即P53阳性表达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复发死亡率高于阴性表达者;MDM2阳性表达对生存率及复发死亡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1,P=0.001<0.01),即MDM2阳性表达者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者,复发死亡率低于阴性表达者;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对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5,P=0.002<0.01),即随着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增高生存率降低;病理分级对复发死亡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即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复发死亡率增高;临床分期对复发死亡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膀胱癌中MDM2的表达及意义 MDM2基因是一个原癌基因,定位于人第12号染色体长臂(12q1314)上,编码一分子量为90 000(P90)的细胞核磷酸蛋白。该蛋白能与野生型或突变型P53蛋白结合成P90P53复合物,与野生型P53蛋白结合时,可使P53蛋白丧失反式激活作用,即丧失了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在正常组织中,MDM2基因也有表达,但MDM2蛋白的量很少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到;在一些恶性肿瘤组织中,当MDM2基因扩增或MDM2 mRNA转录增加时,用免疫组化方法能检测到MDM2蛋白。本研究中11例正常膀胱黏膜均未检测到MDM2基因表达,膀胱癌中MDM2阳性表达率为59.03%,且主要见于中高分化的肿瘤细胞,随着肿瘤病理分级的增高,MDM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步下降。在临床分期中亦有相同趋势。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aT1)的MDM2基因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2T4),且MDM2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说明MDM2基因阳性表达与这部分膀胱癌(浅表性和高分化膀胱癌)的发生有关[2];MDM2对生存率及复发死亡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1,P=0.001<0.01),即MDM2阳性表达者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者,复发死亡率低于阴性表达者,提示MDM2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关系密切,是膀胱肿瘤早期事件之一,MDM2可作为膀胱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 3.2 膀胱癌中P53的表达及意义 P53基因是一个抑癌基因,编码的野生型P53蛋白是一个转录因子,具有调控细胞周期G1/S关键点,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野生型P53蛋白的半衰期为6 min~20 min,用一般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难以检测到,当其突变后编码的突变型P53蛋白的半衰期为6 h,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可检测到,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可间接检测到P53基因的突变。本研究中11例膀胱黏膜P53阳性表达率为9.09%,膀胱癌中P53表达率为50.6%,P53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多见于浸润性和低分化膀胱癌,与文献[2]报道一致,说明P53基因突变与半数膀胱癌,尤其是浸润性和低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89例的临床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彩超检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改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