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变化与临床观察分析 |
|
诊断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血浆BNP:HF组在HF被控制前随机抽取静脉血3 ml用EDTA抗凝,对照组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用EDTA抗凝,采用Biosite公司的BNPTRIAGE床边快速定量检测仪检测BNP,HF组在HF被控制后再次采集静脉血相同方法检测BNP,并复查超声心动图。 1.3 统计学处理 数值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组间均数差异在方差齐性的情况下采用方差分析,BNP水平与EF的关系采用相关性分析(r检验)。 2 结果 HF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F组之间BN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NYHAⅡ级与Ⅲ级LVEF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NYHAⅡ级、Ⅲ级分别与NYHAⅣ级LVE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5(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HF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BNP水平(±s)(略) 表2 HF控制前后血浆BNP水平(±s)(略) 血浆BNP水平高的死亡率较高,相反血浆BNP水平低的死亡率校低。HYHA Ⅱ级53例随访3 a24例死亡,死亡率为45%;NYHAⅢ级29例随访3 a 15例死亡死亡率为59%;NYHAⅣ级27例随访3 a 19例死亡,死亡率为70%,见表3。 表3 心功能各级患者随访3 a死亡率对比 (略)注:NYHAⅡ、Ⅲ级心功能之间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NYHAⅡ、Ⅲ级与NYHAⅣ级之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3 结论 自1988年Sudoh等人[4]从猪脑组织中分离出BNP以来,对BNP的研究十分深入及广泛。BNP是一种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类激素,为利钠肽家族的一员,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对容量状态的调节起重要作用。在多种病理生理状态下均可以升高,在HF时更为明显,被视为HF的一个很好的标志物,尤其在临床不易发现的早期HF、无症状HF。对那些可疑HF但症状、体征不明显或伴有临床表现相似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应测BNP以便明确诊断。有研究表明[5]:仅靠医生经验诊断HF,敏感性49%,特异性96%;而根据BNP诊断HF,敏感性90%,特异性73%;两者结合诊断HF的准确率可由74%升至81%。本文研究表明随着HF的加重、心功能的恶化,血浆BNP水平逐渐升高,即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且各级心功能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明血浆BNP水平与HF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 Glasgow在一个小型研究中通过血浆BNP测定来调整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治疗,与传统治疗相比,能更好的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并减慢心律、增加患者的体力活动耐受力。本研究表明在HF控制前血浆BNP水平明显低于HF控制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研究表明以血浆BNP浓度降低为标准,代替以临床症状和体征为标准,指导HF的治疗,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心血管事件减少,发生第一次临床事件的时间延迟。所以血浆BNP浓度的改变可作为HF治疗、药物剂量调整的一个指标。 BNP是唯一独立的HF预测因子,是评价HF预后最好的神经激素类标志物[6]。本研究表明BNP水平低的存活时间长,反之BNP水平高的死亡率高。Meada等[7]研究了102例严重心衰患者(NYHAⅡ级或Ⅲ级)发现,在医疗干预下血浆BNP水平仍然保持3个月升高,是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子,并且不受LVEF和症状改善的影响,因此血浆BNP测定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预后做出更为客观的判断。综上所述,BNP对心血管系统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BNP的发展将是临床最为重要的探索课题,相信随着研究水平的不断深入,BNP的应用将具有更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MC Cullough PA,philbin EF,Spenus JA,et al.confirmation of aheart failure epise mic:finding from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among congeslive heart failure(REACH)study[J].J AM coil cordioc,2000,39:60. [2] Dibbs Z,Thornby J,White BG,et al.Natural variability of circ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意义 下一个医学论文: 柏拉图分析法在护理人员配送服务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