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控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与先兆子痫的发生关系 |
|
作者:赵广香,邹雪梅
【关键词】 饮食控制 [摘 要]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水平与先兆子痫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对39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治疗后,根据血糖控制水平分为达标组(Ⅰ组,共268例)与不达标组(Ⅱ组,共124例),血糖水平控制的目标为空腹<5.6mmol/L及餐后2 h<6.7 mmol/L[1]。对两组先兆子痫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先兆子痫发生率Ⅰ组为1.8%,Ⅱ组为18.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饮食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可明显降低先兆子痫的发生率。 [关键词] 饮食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个独立特殊的类型,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其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先兆子痫更是引起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饮食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安全、经济、方便,可明显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先兆子痫的发生,减少母婴并发症,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200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间我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确诊妊娠期糖尿病392例,54例为先兆子痫患者。 1.2 方法 1.2.1 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方法 糖耐量试验:对24周~28周孕妇进行50 g糖耐量试验,试验结果≥7.8 mmol/L,即刻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用于妊娠期糖尿病诊断。受试前3 d正常饮食,受试日清晨先取静脉血测空腹血糖,再口服溶于300 ml水中的葡萄糖粉75 g,然后分别取服糖后1 h、2 h、3 h静脉血测血糖。血糖监测:用于治疗期间血糖水平的了解。采用强生公司血糖仪及试纸,取指尖毛细血管血测血糖水平。 1.2.2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 采用美国国家糖尿病资料组(NDDG)诊断标准[2],即OGTT试验中空腹及服糖后1 h、2 h、3 h血浆血糖水平中的2项分别达到或超过5.8 mmol/L、10.6 mmol/L、9.2 mmol/L、8.1 mmol/L。 1.2.3 饮食治疗方案 每日饮食热能摄入量为20 kcal/kg~35 kcal/kg,据患者体质指数及劳动强度,以保持孕妇理想体重为宜。三大热能营养素所占比例分别为碳水化合物50%~60%,蛋白质15%~20%,脂肪20%~30%。据此定量配制食谱,餐次分配按三餐两点,均计算在1 d总热量之内。若患者仍感饥饿,可指导其分餐,也可适量加用去油肉汤、煮三次菜、黄瓜、西红柿等。制定食谱的同时对患者进行营养咨询和宣教,以配合饮食治疗。食物选择:主食选用大米、三合面、燕麦、荞麦等,蛋白质多选择鱼、禽、蛋、奶、瘦肉类、大豆及其制品等优质蛋白(应占1 d总蛋白质摄入量的50%以上)。忌用肥肉、油炸食品及糖果、点心等甜食,烹调用油选择植物油,每日供应足量低糖蔬菜,如黄瓜、西红柿、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菜花、卷心菜、蘑菇等,血糖控制达标时可适量供给水果。 1.2.4 疗效评价 非住院孕妇每周至少复诊一次,每次血糖监测至少包括清晨空腹及早餐后2 h血糖。住院孕妇则根据需要每天监测血糖至少4次。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5.6 mmol/L及餐后2 h<6.7 mmol/L。达标者列为Ⅰ组,共268例;不达标者列为Ⅱ组,共124例。 2.1 两组孕妇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表1 孕妇一般情况比较(略) 饮食治疗后达到标准者268例,占68.4%;未达到标准者124例,占31.6%。从表1中可以看出,两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孕周、治疗时间、OGTT空腹及2 h血糖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表明两组在治疗前情况相似,有可比性。 2.2 两组先兆子痫发病率比较。 表2 两组先兆子痫发病率比较(略)注: 统计表明,先兆子痫发生率Ⅰ组与Ⅱ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极大,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期或晚期,母婴并发症较多。随着胰岛素问世及孕期血糖筛查的普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产儿死亡率已与非糖尿病母亲相近,但是母婴死亡率的下降,仅是GDM孕妇管理的初级目标。1997年在美国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妊娠[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临床分离鉴定435株念珠菌及药敏结果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应用自理模式对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