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脂血症者的总胆固醇与纤维蛋白原浓度关系探讨 |
|
作者:周颖,马坚
【关键词】 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高脂血症 [摘要]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的总胆固醇与纤维蛋白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患者200例,高胆固醇组124例,非高胆固醇组76例。所有病例均测定血脂及凝血组合。结果:高胆固醇组纤维蛋白原增高者占80%。非高胆固醇组纤维蛋白原增高者占21%。结论:纤维蛋白原浓度与总胆固醇有着明显的正相关。 [关键词] 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高脂血症 Study the Relation of High Lipema’s Cholesterol and the Concentraton of Fibrinogen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 of high lipemia s cholesterol and fibrinogen.Methods Choice inpatient 200 examples,high cholesterol set 124 examples.Not hshcholesterol set 76 examples.Have the case to measure the serum lipoprotei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blood coagulation,check to consequenthy do the χ2 examination.Results Fibrinogen of high cholesterol set is original to ascend occupy 80%.Fibrinogen of nothigh cholesterol setis original to ascend occupy 21%.Conclus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fibrinogen have beobvious related to cholesterol. Key words:Cholesterol;Fibrinogen;High fat blood disease 心脑血管疾病是多危险因素所致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高粘血症和高脂血症是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其中的总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原是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200例住院患者的总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例住院患者。其中总胆固醇高于5.98 mmol/L的列为高胆固醇组,共有124例,总胆固醇低于5.98 mmol/L的列为非高胆固醇组,共有76例。其中纤维蛋白原大于4.0 g/L的为高纤维蛋白原增高。 1.2 方法 总胆固醇测定采用BECKMAN LX20酶法,纤维蛋白原测定采用STAGO血凝仪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四格表分析,作χ2检验,计算出P值。 2 结果 2.1 124例高胆固醇组的总胆固醇平均值为7.03 mmol/L,其中纤维蛋白原增高100例,纤维蛋白原不增高24例。本组纤维蛋白原增高者占80%。76例非高胆固醇组的总胆固醇平均值为4.14 mmol/L,其中纤维蛋白原增高16例,纤维蛋白原不增高60例。本组纤维蛋白原增高者占21%。 2.2 高胆固醇组和非高胆固醇组结果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纤维蛋白原结果比较(略)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发现高粘血症和高脂血症是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其中的总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原是重要因素[1]。血浆胆固醇的升高可导致红细胞变行性降低,聚集性增高,从而使全血粘度增高。研究发现,血浆脂蛋白质和量的异常改变,能影响血小板的功能,改变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等的活性,促进血栓形成。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可增高血液粘度,其转变为纤维蛋白后则构成血栓的主要成分[3]。鉴于此,我们想研究一下总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原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对总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原结果的分析,显示高胆固醇组纤维蛋白原增高者占80%。非高胆固醇组纤维蛋白原增高者占21%。经过统计学处理显示P<0.01,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性。高脂血症可能通过以下途径使血液的流动性、凝固性及其有形成分的变形性发生改变:高脂血症尤其是总胆固醇增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形成后,将会造成血管腔的狭窄,并对血管腔中的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表现为局部血流淤滞及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使[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干预的临床探讨 下一个医学论文: 加压推注溶栓药物治疗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