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在预测窒息儿预后中的价值 |
|
死率以80岁以上组为最高,详见表2。 表2 死亡病例年龄分布(略) 2.3 死亡原因:从表3可以看出死因以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居前三位,尤以肿瘤最为突出,类同国内报道[1]。死亡病例数最高的前10种疾病见表4。 2.4 入院情况与病死率:入院时情况危重的5921例中死亡623例,病死率为10.52%;入院时情况是急症的12879例中死亡247例,病死率为1.92%;入院时情况为一般的77667例中死亡420例,病死率为0.54%。危重病人入院时,全身情况差,生命体征不平稳,需立即医治处理或抢救,这部分病人的病死率高于入院时情况为急症或一般的病人。 表4 死亡病例前十位病种分布(略) 表3 &n
bsp; 死亡病例死因构成及顺位(略) 3 讨 论 3.1 性别、年龄与病死率关系:本组男性病死率为1.80%,女性为0.91%,男性高于女性。与国内大多报道一致[2,3],其原因国内鲜见报导,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现今社会男性从事风险行业的人数多于女性;社会风俗习惯造成男性较多不良生活行为如饮酒、吸烟等;遗传基因决定男性较易患某些疾病。 面对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老年病例明显增加,积极开展老年人口的卫生保健,加强老年疾病的防治动态研究,建立和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完善社区服务模式,不断满足社会人口日渐老龄化和医学模式转变带来的社会医疗需求是医务工作者的新课题。据本组死亡年龄分布情况,提示我们应加强对老年疾病的治疗管理,应根据老年病的特点[1,4,5]加以重点研究,必要时成立老年专科,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3.2 死亡原因与病死率关系:1290例死亡病例中肿瘤死因连续五年均为第一,达512例,占总病死率的39.68%,远高于其它死因病死率;具体病种则显示原发性肝癌居于首位,占总病死率的7.75%,加上与其密切相关疾病肝硬化占总病死率3.10%。其中很大部分为奥抗阳性患者,提示我们应加强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尽量消除原发性肝癌的诱发因素,进一步提高肿瘤诊治水平,力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其它肿瘤如肺癌与生活习惯(如吸咽、环境污染)有较大关系。应大力宣传卫生常识,提高公民环境保护意识。 3.3 入院时病情与病死率关系:入院时被拟诊为危重病人,本组有5921例,经过治疗后有623例死亡,病死率为10.52%,远高于入院时被拟诊为急症、一般病人的病死率2.46%,提示我们应加强对危重病人病情评估,制定相应救治措施,加强对急诊、专科医生相应专业的培训,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王宇红,冯家琳,王辉,等.1993年至2002年某院住院病人死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4,11(3):231-232. [2] 郝冰青,查红春.1995年至2001年我院住院病人死亡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3,20(1):58~59. [3] 柴军英,张丽军,李红梅.1998年至2002年住院死亡病人死因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4,11(3):287-288. [4] 顾伟云,主编.老年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3. [5] 杨建萍.1974年至2003年住院病人死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5,22(4):266-267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的应用解剖与并发症的探讨 下一个医学论文: 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