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的应用解剖与并发症的探讨 |
|
损伤营养骨膜的动脉可能会导致腓骨营养不良;如果损伤进入膝关节的动脉可能会导致膝关节结构改变,内部组织缺血坏死造成膝关节运动不稳。临床上报道的腓骨移植后膝关节不稳定的现象,本文认为是由于损伤了进入膝关节的动脉所造成的。因此,在进行腓骨上端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时,一定要保护好进入膝关节的动脉,尽量避免腓骨移植后进入膝关节的动脉损伤而影响血供。 在中段腓骨膜上有1支营养动脉,该动脉不仅营养腓骨膜,而且还分布到附近的腓骨短肌且营养该肌。同时中段腓动脉还发出数支弓状动脉向外侧走行于腓骨长、短肌之间,在切取中段腓骨时,一定要注意保护这些弓状动脉。如果在手术过程中损伤了这些动脉分支,就可能会使腓骨长、短肌的供血受到影响[3-5]。临床上报道的外翻活动受限就是因为损伤了此二肌的动脉分支所致。因此,本文认为在切取中段腓骨时,首先要对中段的这支恒定的骨膜营养血管进行游离,根据位置需要决定对该动脉分支的取舍,并应尽可能对进入肌肉的血管支进行保留。同时由于弓状动脉的特殊位置,对供侧的腓骨周围的组织不可或缺,所以做切取时应避开弓状动脉,保持弓状动脉的完整性。有时还要防止术中对腓骨过度牵拉造成弓状动脉管壁破裂[6-11]。 腓动脉在下份发出1支弓状动脉,该动脉发出后营养腓骨长、短肌后下份。同时腓浅动脉肌支与跗外侧动脉、外踝前动脉形成了丰富的吻合,动脉网营养骨膜并有分支至踝关节内。这些动脉的损伤会影响腓骨下段骨膜及踝关节的动脉供应。因此,在切取下段腓骨时应特别注意不要损伤相应的动脉分支。临床上报道的移植后踝关节运动不稳[7],多与这些相关动脉损伤有关。对腓骨下段移植时,要特别注意对血管的游离,避免踝关节处血管网的大面积损伤,以保持踝关节在下段腓骨移除后有充足的血供来源,确保手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 朱跃良,徐永清,杨 军,等 带血管腓骨干切取应用解剖的几点补充[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23(3):230-233 [2] 蔡维山,郭东明,徐中和 吻合血管带腓骨头腓骨移植重建肩腕关节[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8(9):865-866 [3] 陈中伟,于仲嘉,王 琰 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新方法游离腓骨移植12例初步报告[J] 中华外科杂志,1979,17(23):147-150 [4] 刘兴炎,葛宝丰,甑 平,等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的新术式[J] 中华骨科杂志,1999,19(4):227-229 [5] 甄 平,刘兴炎,文益民,等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移植修复胫骨及周围软组织缺损[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9,13(3):152-154 [6] Pho RW Malignant giantcell tumor of the distal end of the radius treated by a free vascularized fibular transplant[J] J Bone Joint Surg Am, 1981,63(6):877-884 [7] Babhulkar SS, Pande KC, Babhulkar S Ankle instability after fibular resection[J] J Bone Joint Surg Br, 1995,77(2):258-261 [8] Minami A, Kasashima T, Iwasaki N, et al Vascularised fibular grafts An experience of 102 patients[J] J Bone Joint Surg Br, 2000,82(7):1022-1025 [9] Xijing H, Haopeng L, Liaosha J, et al Func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donor leg after vascularized fibula graft in childhood[J] J Pediatr Surg, 2000,35(8):1226-1229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用基因芯片研究As2O3诱导K562细胞前后差异表达基因 下一个医学论文: 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在预测窒息儿预后中的价值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