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剖宫产术后产妇腰痛及其它不适症状消退时间调查分析 |
|
康复期困扰产妇的主要问题。⑥肠蠕动痛:蠕动是消化道的一种运动形式,手术创面由于缝扎、水肿渗出,大大增加了与肠壁之间的摩擦系数,当蠕动时肠壁从手术创面滑过,就会引起疼痛。⑦静脉穿刺点痛,可能与穿刺针较粗、输液速度较快,尤其是胶体液,刺激性强的药液快速输注有关。⑧手术后产妇常取仰卧位,足向跖面屈曲呈提足跟位,床尾棉被包的过紧时,小腿屈肌群始终处于肌紧张状态,致腓肠肌内外侧头与腱膜的连接处疼痛。⑨病人侧卧位时不注意上臂的摆放位置,肩胛带过度被牵拉,出现肩胛骨下牵拉痛。 3.2 剖宫产术后产妇腰痛及其它不适程度与手术切口方式的关系:从表1、2可以看出即使同样的手术切口方式,产妇的疼痛及不适症状可以不一样。表1中可见疼痛程度大多局限于1~3分,虽有疼痛,可干扰注意力,但不影响日常自理活动。而产后宫缩痛、肠蠕动痛和腹部伤口痛其疼痛程度有的可达4~5分,影响着产妇的日常生活甚至需要卧床休息。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刺激引起痛觉的描述和反应有很大的差异,这与每个人对疼痛
的耐受性及过去的疼痛经验、情绪、意志力等有关。表2中9种不适症状在两种手术切口方式中的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说明其症状的发生与手术切口方式(纵切口和横切口)无相关性。 3.3 剖宫产术后产妇腰痛及其它不适症状消退时间的分析:表3可见,术后30d有74.46%的不适症状消失,60d有96.47%的不适症状消失。其中,腰背酸痛除个别长达3~4个月外,93.10%的人在术后60d恢复;膀胱牵扯痛除个别外60d内消失;产后宫缩痛在术后40d消失,这与产后6周子宫恢复到正常非孕期大小相符;肠蠕动痛50d内消失。同是肌肉、肌腱损伤、但肩胛骨下牵拉痛,腓肠肌痛多在20d内恢复;盆腔下坠感恢复较缓慢,80d内消失;腹部伤口痛除个别外,多在50d内消失;静脉穿刺点痛除个别外多在20d内恢复。创伤后组织的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机体各组织的再生能力强弱不等,如上皮组织再生能力最强[5],这也符合调查结果(腹部伤口与穿刺点症状较内脏症状消失快)。同时组织的修复还受到一些局部和全身因素的影响,如局部组织的血供和微循环、缝合材料和缝合技术及全身状况等。因而不适症状消失时间也长短不同。 总之,剖宫产术后产妇要面对很多不适症状。不适症状不仅增加了产妇的痛苦,而且可伴其他生理功能的紊乱,影响着产妇活动、睡眠、哺乳姿势及乳汁的分泌等。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经常主动地询问产妇,正确地评估疼痛情况,最重要的是对疼痛本质的认识,相信病人的自诉是对疼痛存在及其强度的最准确的描述[6]。主动地与医生沟通,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针对产妇存在的疼痛及不适,护理人员在产妇出院前要重点给予干预和健康教育,临床干预以心理支持为主,通过鼓励、解释、安慰,克服手术创伤所致恐惧心理,改善产妇因疼痛引起的负性情绪反应,使产妇保持乐观情绪,以促进乳汁的分泌;教会产妇对疼痛及不适症状的评估和处理方法,使她们能参与止痛措施的决策。对于轻度疼痛不适的产妇可采用意想、音乐、松弛及分散注意力等辅助疗法[7],也可采用下腹抚触、按摩和热敷,咳嗽和翻身时可用手扶或按压切口两旁,减少牵拉痛。指导家属为她们提供良好的修养环境,保持舒适的体位,协助哺乳和照顾婴儿。同时要根据其文化程度、个性特点以及身体的机能状态,对产妇进行健康指导,使产妇了解疼痛及不适症状的原因和手术所致创伤修复大概所需的时间,对消除产妇的紧张和焦虑,顺利度过哺乳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吴孟超,仲剑平,主编.外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732. [2]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护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65-368. [3] 刘俊杰,赵俊,主编.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37. [4]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0. [5] 王正国,主编.创伤愈合与组织修复[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62. [6] 李燕.评估疼痛的最佳方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3):126-127. [7] 张卓慧.疼痛的机制极其控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4):160-16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癌和胰头癌临床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用基因芯片研究As2O3诱导K562细胞前后差异表达基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