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
|
【关键词】 冠心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 观察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予冠心方,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8周;对照组50例予消心痛,每次10mg,每日3次,疗程同治疗组。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全血粘度与血浆比粘度有明显改善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改善趋势,对照组不明显。结论 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冠心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疗法 根据传统中医活血化瘀理论,结合补肾益气法,选用补骨脂、仙灵脾、黄芪、赤芍、丹参等药组成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我们按《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1]制定临床观察方案,于2003年2月~2005年3月共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病人150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0例,住院病人50例,家床病人60例,门诊病人40例,男78例,女72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1.2±4.14)岁,平均病程(5.9±2.2)年。随机分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50例,本组病人均为劳累性心绞痛患者,每周发作2次以上,以心绞痛反复发作为主症。本观察排除急性心肌梗死、重症高血压、心肺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症、颈椎病等患者。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座谈会修订标准[2]。 2 治疗方法 冠心方组(100例);冠心方组成:补骨脂15g,仙灵脾15g,黄芪30g,白术15g,麦冬15g,益母草30g,丹参15g,川芎15g,赤芍15g,甘草6g,枳实12g,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8周。 消心痛组(50例):每次10mg,每日3次,疗程同治疗组。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心绞痛、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症状疗效评定标准按照第三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研究协作会议通过《延缓衰老中药的筛选规程和临床观察规范》标准评定[3]。 3.2 心绞痛疗效分析 见表1。从表1可看出,两组显效率分别为37%、34%,总有效率分别为88%、86%。统计学处理冠心方组与消心痛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1 两组心绞痛疗效分析 3.3 冠心方疗效与心绞痛病情关系 冠心方治疗轻度心绞痛30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中度心绞痛38例,显效11例,有效23例,无效4例;重度心绞痛32例,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5例。三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 3.4 冠心方对心电图疗效比较 见表2,两组对缺血性心电图的有效率分别为51%、50%。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此外冠心方组68例,消心痛组30例前后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冠心方组对全血粘度与血浆比粘度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对血小板聚集有改善趋势;而消心痛组不明显(P>0.05)。 本组观察病例,治疗前后均检查三大常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表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4 讨论 冠心病按其临床表现分属中医“胸痹”、“心痛”和“心悸”范畴,其症状的描述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内经》中就有记载,谓之为“心痛”、“真心痛”。主要由气滞血瘀、血脉瘀阻而致不通则痛。六淫寒邪所侵,以致寒凝脉,拘急收引,饮食不慎,膏粱厚味,变生痰湿,痰湿侵犯,占据清旷之区,或痰热灼络,火性上炎,或气血津液阴阳不足,以致虚而血行缓慢等,均可导致成瘀发病。七情内伤,气机郁滞,血瘀阻于胸,亦会致胸痹、胸[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32例疗效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综合物理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疗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