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法莫替丁、洛赛克等。发生出血处理措施包括:(1)胃肠减压,冰盐水洗胃,必要时去甲肾上腺素1~2mg+NS 100ml,并应用云南白药(0.5~1.0g,tid)、立止血;(2)应用法莫替丁、洛赛克等以减少胃酸分泌;(3)停止鼻饲食物和应用糖皮质激素;(4)及时输血、补液,预防失血性休克。
3.7 肺炎的防治 重度脑干损伤昏迷病人,因呕吐物的误吸及卧床,咳嗽反射减弱,痰液引流不畅,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辅助呼吸、雾化吸入等的污染,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及应用激素所导致的免疫功能下降,致使一些条件致病菌也在适宜条件下成为致病菌,除原有的肺炎球菌外,G-杆菌引起的肺炎病例较多,其释放内毒素可致感染中毒性休克;而真菌性肺炎也伴随发生,一般表现为发热、痰液引流不畅、肺部湿音、WBC升高及肺部斑片状阴影,不难诊断。治疗依据痰培养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给药,伴发真菌性肺炎时可应用抗真菌药,如氟康唑等。
3.8 急性肾衰的防治 诱发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可能因素有:(1)病人剧烈呕吐、大汗、脱水剂和利尿剂的应用使全身血容量下降,肾血流不足;(2)严重心力衰竭、应用降压药物使全身血管扩张、败血症等致心排出量减少;(3)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磺胺类等)致肾毒性、严重感染使肾缺血、肾小管坏死,其临床表现为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血肌酐多在4~10mg/dl或更高,BUN多在60~100mg/dl,血钾>5.5mmol/L,pH常<7.35。少尿期应严格计算24h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积极治疗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感染,必要时床边持续动静脉滤过(CAVH)。多尿期治疗重点仍为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治疗并发症,及时纠正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不足、缺血和感染,密切观察肾功能和尿量,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利尿药。
3.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重型脑干损伤病人因感染、休克、输液过量等可发生ARDS,是急性呼吸衰竭的一种类型,以急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R>35次/min,PaO2<60mmHg及肺部片状阴影。目前治疗以机械呼吸加用呼吸末正压(PEEP)可显著提高疗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肝素,限制输液量及速度,可消除肺间质水肿,治疗原发病。
3.10 原发病的治疗 (1)糖尿病的治疗:伴有糖尿病的脑干损伤病人易出现代谢紊乱、酸中毒、感染(细菌、真菌)、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其处理要点包括合理补液、胰岛素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预防肺水肿,加强护理等。(2)冠心病的治疗:伴有冠心病的病人,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往往需预防和治疗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急性发作以左心衰竭、肺水肿为主要表现,病人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口唇发绀、心率和脉搏增快、血压由高至低、两肺可布满湿音及哮鸣音,心尖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心排出量不足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抢救治疗包括卧位、高流量给氧、皮下肌注吗啡、快速利尿、氨茶碱、强心药、激素的应用。
总之,脑干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脑损伤,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损伤部位不同,预后也不同,单侧脑干好于双侧,中脑好于脑桥,延髓预后最差,病死率达100%[8]。GCS评分与预后关系密切,GCS评分越低、预后越差[9]。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差,严重并发症、原发病患者预后较正常者差。
【参考文献】
1 丁育基.颅脑重症与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处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365.
&n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