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正文  

胃癌微创手术的现状与展望

方法与评价  腹腔镜辅助的胃体横段部分切除术加D2淋巴结清扫,离癌边缘2~3cm,保留15cm长的幽门管,保留迷走神经肝支、幽门支和腹腔支。此术式大大减少或避免了传统的胃切除所致的倾倒综合征,避免十二指肠返流对胃粘膜及吻合口的损害。保留迷走神经和幽门维持了残胃排空,胆囊收缩,胃肠激素分泌[12],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6  腹腔镜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

  61  腹腔镜行病灶姑息性切除术或短路手术

  611  适应证  (1)胃癌局部浸润周围器官仍可剥离,但有腹膜转移及远处转移;(2)不能完整切除病灶的胃癌;(3)患者全身情况尚可。

  612  手术方法与评价  首先在腹腔镜下探查肿瘤情况,以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只要患者全身情况许可,又无广泛远处转移,凡局部解剖条件能做到的胃大部切除应尽力行病灶姑息性切除。如果不能切除则在腹腔镜下行短路手术,如胃空肠吻合术、胃造瘘术,能够解除梗阻,缓解部分症状[13]。与开腹手术相比,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较少,从而使患者在术后可以较早地接受化疗、放疗或生物治疗等,延长患者生存时间[14]。

  62  腹腔镜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

  621  适应证  肿瘤浸润不超过浆膜下(T2),淋巴结转移不超过第一站(N1)。
  
  622  手术方法与评价  手术方式主要为腹腔镜辅助胃远端切除加D2淋巴结清扫[15]。如果术中病理检查发现N2淋巴结转移,应中转开腹行D3淋巴结清扫术。手助腹腔镜可以降低手术难度,有望扩大腹腔镜下胃癌手术的使用范围。

  7  胃癌微创手术的争议

  71  胃癌根治性切除的问题  对肿瘤及周围正常组织切除和相应淋巴引流区域淋巴结清扫是肿瘤外科根治手术的基本原则。Weber等[16]进行腹腔镜和开放手术的比较发现,腹腔镜可以按照肿瘤外科原则获得充分的肿瘤切缘,切除的各组淋巴结数量与同类开腹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异。所以,选择合适的胃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术已逐渐得到外科学者的认可。

  72  肿瘤的种植转移问题  腹腔镜下胃癌手术导致套管穿刺孔或辅助口种植转移是外科医师关注的焦点,也是关系到评价腹腔镜技术用于胃癌手术是否可行的重要问题。目前认为发生种植转移可能的机制为[17]:(1)被肿瘤细胞污染的器械污染了切口;(2)脱落肿瘤细胞的直接种植;(3)血源行转移;(4)CO2气腹的影响;(5)淋巴结的清扫。可采取以下措施降低上述现象的发生[18]:(1)减少腹腔镜器械对肿瘤病灶的触碰,手术后切除穿刺孔处切口;(2)避免过度牵拉胃组织,切除的标本及时置入标本袋;(3)术后用5FU冲洗切口,腹腔内化疗,经静脉化疗;(4)免气腹代替气腹,氦气代替CO2,采用加热湿化的CO2,以降低肿瘤细胞的雾化状态,使用密封套以减少肿瘤细胞因气体泄漏而粘附于切口处;(5)尽可能地清扫淋巴结。

  目前胃癌微创手术对早期胃癌主要以缩小手术为主,其疗效与开腹手术相近,且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倍受外科医师和患者的青睐,临床应用的前景广阔[18,19]。对进展期不能根治切除的胃癌,腹腔镜也有其独到的优势。腹腔镜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目前积累病例不多,随访时间相对较短,远期疗效尚未肯定,也没有多中心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来客观评价其优劣。但随着腹腔镜器械的改进,手术医

师经验的积累,操作技术的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粘附分子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抑制胃癌转
    MUC6基因的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没
    妊娠合并胃癌一例
    微创穿刺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
    微创伤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2例报道
    中国人胃癌组织微卫星DNA的不稳定性研
    小骨窗与YL 1型微创碎吸针治疗高血压脑
    小骨窗与YL 1型微创碎吸针治疗高血压脑
    胃癌癌区动
    关节镜下微创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膝关节周
    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与微创术治疗90 例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股骨内固定钢板取出
    微创经皮接骨板技术治疗胫骨骨折21 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