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现大便带血、烂便、黏液血便、大便次数增多时,不应以经验来判断为肠炎、痢疾。而应考虑到肿瘤的可能性,常规作直肠指检。虽然细菌性痢疾、肠炎也会出现以上症状,其里急后重及腹泻等症状较明显,大便细菌培养阳性。且根椐药敏试验抗感染治疗有效。如果效果不佳,应当做结肠镜检查后会明确诊断。本组有17例误诊为肠炎、痢疾患者。
2.2.5 结直肠癌临床上常与痔相混淆。本组有8例误诊断为痔。结直肠癌是长在肠腔内的,当癌肿高出黏膜面时,常受到粪便磨檫而出血。大便出血是结直肠癌的常见症状。早期结直肠癌除大便带血外,往往无其他症状。患者常以为是痔出血而服用止血药或对症治疗。有些病例可以暂时止血,但已延误病情,使病情进一步 发展。其实痔出血是粪便被运送到肛管时,因发炎、充血、肿胀的黏膜下痔静脉被挤破而出血,覆盖在大便表面的血多为新鲜的,而结直肠癌的出血是在肠腔内。由于肿块的增大和表面的坏死感染,形成溃疡,即使没有大便的摩擦也会出血。当大便积聚在肠腔中,没有达到一定的压力导致反射性排便时,大便已与血混在一起。所以结直肠癌的出血为紫污色。如有这些鉴别知识,及时到医院检查,会及早发现,不会被误诊。
2.2.6 本组有3例误诊为结肠息肉。息肉、肠道慢性炎症、腺瘤、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超过10年者,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数倍[7]。虽然大多数的腺瘤不恶变,但腺瘤患者结直肠癌的危险性增大。因此对于结直肠腺瘤、长期慢性溃疡型结肠炎、结直肠血吸虫肉芽肿等结直肠良性疾病,以及有结直肠癌家族史和结直肠癌手术史,均属高危人群。平时出现不适多给予关注,即使息肉已切除,也要定期复查。
2.2.7 患者在较长时间受大便次数增多、腹痛、肛门坠胀感、排便不尽感折磨后,害怕诊断为“癌症”,而抱“听天由命”的想法。直到腹痛明显不能缓解,或出现肠梗阻后才到医院就诊。本组有10例出现肠梗阻,延长就诊时间,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机会,预后差。因此如果发现排便习惯与粪便性质改变时,及早作肠镜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变。对可疑部位应注意取组织送病理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率。
2.2.8 有些患者害怕做检查因而误诊。大多数青年患者中,尤其是女青年患者出现便血、腹胀痛、消瘦,因害羞等原因不愿做肛检,到病重不能工作和影响日常生活时,才去医院诊治。本组有4例女患者因此原因而误诊在9个月以上。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