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1996年1月至2005年5月在我院择期行LC 1 009例患者,其中男401例,女608例,18~75岁,胆囊结石889例,胆囊息肉120例。随机分为3组:术前术后均不用抗生素组(A组)372例,手术当天使用一次抗生素组(B组)263例,术后连续3d使用抗生素组(C组)374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LC手术。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比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以下因素之一者不列为本组研究对象:急性胆囊炎,术前有黄疸,糖尿病,免疫缺陷性疾病,术前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术前3周内胆囊炎急性发作,孕妇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术中及术后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亦不列为研究对象:中转开腹、术中操作困难手术时间超过120min、胆管损伤、胆漏、术后出血、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等。
12 手术方法 术前患者均常规心电图、胸部透视、血常规、空腹血糖、肝、肾功能及凝血常规等检查。术前半小时放置胃管,均在气管插管麻醉下手术。气腹压力为12~15mm Hg,全部采用四孔法。A组术前、术后均不使用抗生素;B组手术当日静脉滴注头孢哌酮20g;C组术后连续3d静脉滴注头孢哌酮,每日20g。13 观察指标 术中有无胆汁或结石漏到腹腔(包括胆囊破裂及术中远端胆囊管钛夹脱落引起胆囊内胆汁或结石漏出);胆囊结石大小与胆囊取出困难与否;术后有无切口感染(切口红肿、压痛及有脓性分泌物)和腹腔内感染(术后发热、腹部有压痛或反跳痛,且有B超或其他影像学诊断);术后有无肺部感染(有呼吸道症状且有X线诊断)。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A组372例中119例胆囊取出困难,其中2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B组263例中93例胆囊取出困难,其中2例术后切口感染;C组374例中146例胆囊取出困难,其中2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228例胆囊取出顺利,1例发生切口感染。
术后切口感染,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术中胆囊取出困难与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术中有无胆汁或结石散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手术时间长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操作是在相对密闭的腹腔内完成的,无传统手术将腹腔脏器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的缺点,无纱布对脏器浆膜面和切口的损伤,无水份挥发,无空气中尘埃和滑石粉等异物的散落,无过度牵拉和压迫影响脏器的血供,对腹腔的干扰大大减轻,降低了术后切口和腹腔感染的发生率[1]。国内大多数医院LC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现多套用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标准。本组资料提示,LC术后切口、腹部及肺部感染发生与围手术期是否使用抗生素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的长短无相关性,而分别与术中胆囊取出是否困难、术中有无胆汁或结石散漏及手术时间长短有关。
本资料表明,择期LC围手术期间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能进一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而术中减少对切口及腹腔的污染,缩短手术时间可降低LC术后与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即使发生胆囊破裂导致胆汁或结石漏入腹腔,只要冲洗干净、取净结石,不使用抗生素也不会增加术后感染的机会。手术时间延长增加肺部感染发生机会的原因有(1)气管插管对气道粘膜损伤的时间延长;(2)人工呼吸的气体未经鼻腔及气管内纤毛过滤,长时间直接进入肺部增加了肺部感染发生的可能性。腹腔脓肿的发生主要是术后胆漏造成,预防此类并发症的有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