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畸胎瘤剥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7月至2006年7月腹腔镜下剥除卵巢畸胎瘤患者48例(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50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腹腔镜组使用自制不锈钢管取出标本。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化学性腹膜炎发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51.3±10.2)min,开腹组为(70.6±11.8)mi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73.9±35.2)ml,显著少于开腹组的(152.8±41.3)ml;腹腔镜组术后疼痛时间为(20.6±3.8)h,显著短于开腹组的(58.3±13.5)h;腹腔镜组术后排便时间为(26.4±7.2)h,显著短于开腹组的(39.7±8.8)h;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为(4.4±1.8)d,显著短于开腹组的(7.3±2.4)d。结论:通过改进取出标本的方法,腹腔镜下剥除卵巢畸胎瘤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且术中出血少、疼痛轻、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治疗卵巢畸胎瘤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畸胎瘤;腹腔镜术
成熟畸胎瘤属良性肿瘤,又称皮样囊肿,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一经确诊应手术治疗[1]。2000年7月至2006年7月我院为48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卵巢成熟畸胎瘤剥除术并与开腹组50例做了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术前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及肿瘤标记物检验结果,均基本明确诊断为卵巢良性畸胎瘤。术前向患者详细说明2种术式的优缺点,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腹腔镜组48例,平均(348±34)岁,肿瘤大小平均为(86±23)cm,7例有盆腔手术史,合并高血压7例,糖尿病2例。开腹组50例,平均(352±36)岁,肿瘤大小平均为(84±27)cm,9例有盆腔手术史,合并高血压7例,糖尿病3例。2组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两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腹腔镜组手术时患者取头低足高膀胱截石位,开腹组取平卧位。
1.2.1 腹腔镜组 脐部切口进气腹针充CO2气体,维持压力为12mm Hg,常规三孔法,肚脐上横弧或纵形切口,10mm Trocar进腹腔镜,左下腹5mm Trocar,右下腹10mm Trocar进腹腔。常规探查盆腹腔,将卵巢畸胎瘤暴露在子宫前方或侧方,微型剪刀剪开正常卵巢一小口,用单极电钩或超声刀钩尖朝上分离肿瘤与正常卵巢组织,切口与肿瘤直径等长,夹持正常卵巢切口边缘,自畸胎瘤上剥离下来,边剥离边止血,基底部套扎或电凝切断,卵巢剥离面止血、修整[2]。将畸胎瘤装入盆腔内的标本袋,延长右下腹切口2~3cm,放入自制的不锈钢管,将畸胎瘤取出切口外,用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无活动性出血后,关闭腹壁小切口。 1.2.2 开腹组 选择下腹正中直切口或者耻骨联合上横切口,直视下切开腹壁,暴露畸胎瘤后行剥除术,基底部钳夹止血,剥离面电刀止血,冲洗盆腔,缝合腹壁,切口长6~13cm。
2 结 果
腹腔镜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2组手术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情况比较组均无并发症发生,腹腔镜组同时施行粘连松解术8例,小肌瘤剥除术5例,绝育术3例,穿刺口无一例感染,无切口疝发生。开腹组同时行粘连松解术8例,小肌瘤剥除术6例。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