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处理增粗的胆囊管
331 阶梯施夹法 在胆囊管近端钳夹两枚中号钛夹,远端钳夹一枚中号钛夹,在它们中间部分剪断胆囊管,然后在剩余部分再钳夹一枚中号钛夹,完全剪断胆囊管,其优点是术中不用更换器械,缺点是钛夹有脱落的危险。我们早期2例均采用此法,但此法要求胆囊管要有足够的长度,对胆囊管较短者此法比较困难。
332 大号钛夹法 在胆囊管近端、远端各钳夹一枚大号钛夹(保证夹全),然后在中间剪断胆囊管。此法较为方便,缺点是术中需要更换器械。
333 结扎后钛夹法 对胆囊管增粗、增厚的患者,有时大号钛夹亦存在钳夹不牢或不全的可能,我们采取先在胆囊松弛状态下,用4号丝线在胆囊管近端和远端腔内各结扎一次,结扎后胆囊管变细,然后再顺利钳夹一枚大号或中号钛夹。此法优点是处理比较牢靠,缺点是腔内打结较费时,且有一定技术难度。
334 丝线结扎法 对胆囊管炎症水肿较重,钛夹有夹闭不牢、不全或切割危险时[3],我们采用丝线结扎法,即在胆囊松弛状态下,在胆囊管近端结扎2次,远端结扎1次。此法优点是能较好的处理胆囊管,但亦存在结扎不牢的风险,且对术者腔内打结技术要求较高。
335 胆囊管结石 17%~25%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由胆囊管残余结石引起,术中发现胆囊管增粗,特别是局部膨大时,可用分离钳轻夹胆囊管,如发现有结石可将结石向远端推挤,待结石近端胆囊管有足够长度上钛夹时,上钛夹或结扎,以防将胆囊管结石挤入胆总管。
336 合理放置腹腔引流管 LC术后是否放
置腹腔引流管一直存在不同看法[4],由于胆囊管增粗或炎症水肿明显,结扎线或钛夹都有脱落的危险,脱落后可造成胆漏、胆汁性腹膜炎。所以我们在这些病例术中常规放置单腔引流管,自右腋下戳口处引入,放至肝下及温氏孔。在固定引流管后,局部注射075%布比卡因2ml。我们观察引流管并未给患者带来明显不适,引流量为5~30ml,多为腹腔内冲洗液体。我们认为放置引流管一方面有助于观察术后有无出血及胆漏;另一方面,即使发生胆漏,腹腔引流对治疗也有很大帮助,小的胆漏可通过腹腔引流治愈。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