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误。
4.2 手术方法不当 对于该病术前要认真分析,充分准备,依据病变部位及程度,决定手术方式。单方面考虑手术小切口开窗,而导致术中误诊、遗漏病变,会给病人造成更大的痛苦。本文所统计的结果可以说明这一点,故作者建议对于单侧突出者可用开窗式。对于突出物较大、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者最好用半椎板切除式,当合并有椎管狭窄或侧隐窝狭窄者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式。
4.3 手术时机延误 初次手术前如有慢性马尾综合征或神经性症状伴单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大于6个月者,其神经根严重粘连机会较大,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2],此时手术减压神经功能恢复可能性极小。
4.4 原发病复发、椎间盘漏切 北医三院曾经报道复发者发生率为1.7%,椎间盘漏切发生率1.6%[3]。依本文也可说明,本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原因有以下几点:a)可能是椎间隙病变未被取净、破裂的纤维环突入椎管内所致;b)突出的椎间盘是双侧的。由于术中不够仔细,切口小,只发现一侧而漏切另一侧或术前没有全面详细检查导致诊断不确切,最终采取的术式错误;c)隐性椎间盘。由于麻醉或术中搬动体位改变,使原来突出的椎间盘自行还纳,此时应详细检查。正常的椎间后方纤维组织结构强度高而呈弹性,有病变时纤维结构强度明显减低,表面软而不平,这样的椎间盘应切除;d)椎间盘突出物多从神经根内侧向后突,也有神经根外侧;特别是隐匿于椎间孔内的突出物,须用神经根探针向椎间孔内仔细探测才能发现。
4.5 定位错误 增生性骨质未去除:a)原因多系术前没有仔细检查,定位不确切,术前准备不完善,术中缺乏经验,手术操作不够熟练。特别是遇到肥胖的病人,体表标志不清楚,术中又盲目追求小切口,手术室没有C型臂监视,在腰骶部椎体变异时发生定位错误;b)文献报告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病例约占34.1%[4]。所以在行腰椎间盘摘除术时,应常规探查侧隐窝是否狭窄,当未发现有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碎块时,须仔细检查是否存在椎体缘或由椎板骨质增
生而造成的椎管狭窄。
4.6 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伤 神经根损伤多因经验不足,术中操作粗心疏忽,术中牵拉神经根较重或术中神经根直接损伤所致;马尾神经损伤则由术中分离粘连神经纤维不够小心细致所致。所以,要将手术切口暴露完全,灯光照入手术野深部,充分止血,手术操作认真、耐心、仔细。
4.7 硬脊膜破裂血肿及粘连 a)由于脱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与周围组织反复炎症刺激,粘连的椎间盘组织与炎性组织机化,导致手术中组织剥离困难,操作不仔细则及易致硬脊膜撕裂;b)由于突出椎间盘组织及纤维瘢痕长期压迫血管,使局部血管迂曲、怒张、组织脆化,术中操作稍有不慎,则会出血不止。上述二者如处理不当则会导致手术后神经根粘连,所以手术时必须认真仔细操作,如硬脊膜破裂应及时缝合,血管破裂必须彻底止血,可以用明胶海绵压迫结扎止血或双极电凝止血。
4.8 椎间感染 总的来说原因很多,要加强无菌手术操作,术前全面检查,特别是盆腔或腹腔脏器感染者,必须控制感染后方可手术。术前病人要洗澡,手术野皮肤彻底清洁,术前0.5 h常规静滴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5]。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