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芩口服液治疗放射性咽喉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
|
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损伤正常组织和器官,引起各种放射性损伤,放射性咽喉炎即为其中之一。其症状酷似一般咽喉炎,但病情更复杂,病程缠绵,影响患者生活。作者采用蓝芩口服液治疗放射性咽喉炎,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5年6月—2007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148例,男81例,女67例,年龄31~87岁。纳入标准:(1)均为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疗,无放疗禁忌证,机体状况Karnofsky≥70。(2)符合放射性咽喉炎的诊断标准:于放疗后出现咽部不适,均经胸片或检查,排除咽炎,气管、肺部感染,结核等病变,根据RTOG/EORTC急性放射并发症评价标准[1]分为0~5级,其中0级无变化;Ⅰ级:轻度咽痛、吞咽困难或轻度声嘶,黏膜充血;Ⅱ级:中度咽痛、吞咽困难,牵涉性耳痛,斑点状黏膜炎伴浆液性渗出;Ⅲ级:重度咽痛、吞咽困难,声音低微,牵涉性耳痛需麻醉剂,融合纤维性黏膜炎;Ⅳ级:明显呼吸困难、需气管插管,溃疡,出血,坏死。放射性咽喉炎≥Ⅰ级,需治疗的患者。(3)放射性咽喉炎属急性期,病程<90 d。排除标准:(1)有慢性咽喉炎病史患者。(2)过敏体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4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男68例,女32例,年龄31~74(56.8±11.7)岁,病程1~40个月(9.4±8.1),其中鼻咽癌18例,食管癌25例,肺癌29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13例,乳腺癌11例,甲状腺癌4例。对照组:其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20~87(55.1±18.8)岁,病程2~45个月(14.2±12.7)。其中鼻咽癌9例,食管癌13例,肺癌18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3例,乳腺癌5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诊断等分别经统计学处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蓝芩口服液(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主要成分为板蓝根、黄芩、栀子、胖大海、黄柏)10 ml,3次/d。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止痛等对症治疗,必要时给予抗生素,两组均以1周为1疗程,观察1疗程。(2)观察项目: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咽痛、咽痒、口干、异物感、咽部不适等)及体征
(咽部充血、黏膜干燥、萎缩,腺体破坏或咽黏膜溃疡)改善所需时间。(3)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患者症状消失,咽喉壁黏膜干燥、萎缩消失,充血消失,咽反射正常;显效:症状减轻,咽喉壁黏膜干燥、萎缩明显减轻,溃疡面缩小或消失,咽后壁黏膜充血减轻,咽反射减弱;无效:症状和体征均不减轻。 1.3 统计学方法 由第一作者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率比较用χ2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略) 2.2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所需时间比较(略) 2.3 不良事件和副反应 两组均未见不良事件和副反应。 3 讨论 放射性咽喉炎为一定量射线照射后出现的咽部黏膜干燥、萎缩,腺体破坏或咽黏膜溃疡、咽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表现的放射损伤,临床上常表现为咽干、疼痛、异物感、发痒、吞咽不适等症状。临床较常见,病轻难治,由于与放疗同时参与,病情更加明显、复杂。抗感染、局部雾化等对症治疗均效果欠佳。 中医认为放射性咽喉炎属虚火喉痹范畴,病因病理多以脏腑亏损、肺肾阴虚、虚火上炎为主,病后余邪未清所致[2],病机为大量放射线照射人体,耗伤人体阴液,咽喉乃十二经脉循行和聚汇的要冲,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相联系。脏腑阴液耗伤,功能失调,常循经上扰,影响咽喉,而发诸疴。治疗以养阴清肺、生津润燥、滋阴降火为主,辅以清热解毒之法。蓝芩口服液主要成分为板蓝根、黄芩、栀子、胖大海、黄柏等,其中板蓝根清泻胃火、凉血解毒,用于火热熏灼所致咽喉肿痛;黄芩泻实火,除湿热,用于肺经火热,上焦实热之咽喉肿痛,栀子用于邪热入里,郁结肠中,肺胃热盛所致咽喉肿痛;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胖大海质轻宣散,善于开宣肺气、清泻郁火,治疗肺气闭郁之咽喉肿痛。五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解毒消肿、利咽止痛之功效[3]。 本次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蓝芩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总结面听神经根压迫综合征48例的手术治疗经验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大学生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及治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