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 |
|
容乐观,心理问题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为探讨家庭、社会等因素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笔者对桐乡市两所中学初二学生进行了问卷式调查,并对影响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桐乡市同福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180名和求是中学初二年级学生190名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176名,女生194名。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式调查,测查前由专门培训的医师按统一指导语予以说明,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对两所中学的学生进行施测。由学生不记名集体完成测试。 1.2.2 调查工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入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分析。SCL90包括总分以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10个因子。按1~5分5级记分法统计。判定标准:因子分≥2分提示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3分提示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评定学生6 min内的应激量,共27项,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每项按5级评分;评定标准:1=无影响,2=轻度,3=中度,4=重度,5=极重度;累积各事件评分为总应激量。并进一步分为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及其他6个因子进行综合分析。 1.2.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 结果 2.1 SCL90测评结果 370名初中生SCL90测评总分为(130.59±37.50)分,阳性项目数为28.33±19.28,阳性项目均分为(2.26±0.55)分;阳性项目均分≥3分者21(5.67%)。其他各因子分测评结果见表1。 表1 SCL90测评结果(略) 注:因子分≥2分存在轻度心理问题,≥3分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 表1显示,中学生SCL90测评,因子分≥2分者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躯体化、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其他;因子分≥3分者依次为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恐怖、偏执、焦虑、
强迫症状、精神病性、其他、躯体化。 2.2 城镇与农村及男生与女生SCL90各因子分测评结果比较,见表2。 表2 城镇与农村及男生与女生SCL90各因子分(略) 表2显示,城镇与农村中学生及男生与女生SCL90各因子分测评比较,除女生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外,其他各因子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 城镇与农村及男生与女生ASLEC测评结果比较,见表3。 表3 城镇与农村及男生与女生ASLEC测评比较(略) 表3显示,ASLEC测评,城镇中学生受惩罚因子分显著高于农村(P<0.05),丧失因子及健康适应因子分显著低于农村(P<0.05或0.01)。男生受惩罚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人际关系因子分显著低于女生(P<0.05)。 2.4 SCL90总分与ASLEC应激总分、因子分相关分析,见表4。 表4 SCL90总分与ASLEC测评相关分析(略) 注:*P<0.05,**P<0.01 表4显示,SCL90总分与ASLEC应激总分和各因子分呈正相关。 3 讨论 本调查显示,SCL90测评,5.67%的中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敌对、焦虑与抑郁等,此结果低于国内相关研究[2,3]。城镇和农村初中学生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说明我市城镇和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相当;女生恐怖因子分高于男生,可能与女生的心理有关。ASLEC测评,中学生主要生活事件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受惩罚。城镇中学生受惩罚因子分显著高于农村(P<0.05),丧失因子及健康适应因子分显著低于农村(P<0.05或0.01),提示可能与生活环境有关。男生受惩罚因子分极显著高于女生(P<0.0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动力学特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