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
|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方法 将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健康教育,出院时对两组患者掌握的预防保健知识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改变不良行为和饮食习惯、合理安排休息与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掌握疾病知识和用药知识等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增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其晚年生活质量。 【关键词】 冠心病;老年;健康教育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老年健康和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它不仅造成患者的躯体不适甚至死亡,而且可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医院病房为教育基地,以住院患者及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面发展的教育活动[1]。健康教育可降低患者的焦虑状况[2],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4年2月~2005年8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9例,女13例,年龄62 a~85 a,平均年龄(68.7±4.9) a;住院11 d~52 d,平均(36.5±3.2) d;诊断:心绞痛57例,心肌梗死15例,心律失常30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8例,初中15例,小学56例,小学以下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一般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 1.2.2 健康教育 (1)口头宣教:采用一对一的指导方法,由主管医生、负责护士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等知识。结合疾病的发展过程分阶段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讲解时语速要慢、吐字清楚、声音温和。(2)书面教育:主要针对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可发放冠心病健康教育宣传卡或健康手册,以及开办黑板报、宣传栏,定期更换内容。(3)召开患者座谈会:鼓励患者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4)电化教育:组织患者观看相关知识的电教片。(5)心理指导[3,4]:冠心病患者中焦虑、抑郁症状较多,焦虑尤为突出,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效果和预后。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给予关心与帮助,缓解焦虑情绪。(6)疾病知识教育:讲解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常见症状、临床表现及体征、治疗方法、用药指导等,从而提高老年病人防治疾病的意识,减少冠心病发作的次数。(7)休息与运动指导:合理的运动,劳逸结合,寒冷、高温、高湿度的季节应减少活动量[5]。(8)生活方式指导:吸烟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的病理基础[6],应指导患者戒烟、戒酒,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9)做好出院指导。 1.2.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教育效果比较,见表1。 表1显示,观察组患者经健康教育后,在改变不良行为和饮食习惯、合理安排休息与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掌握疾病知识和用药知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健康教育效果比较(略) 2.2 两组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22.5±3.8) d,对照组平均(38.6±4.2) d,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0.3,P<0.05)。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整体护理效果、评价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健康教育在医疗、预防、康复和护理之中,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教育活动,使患者能够建立健康意识,主动参与治疗与康复的全过程[7]。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健康教育后,在改变不良行为和饮食习惯、合理安排休息与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掌握疾病知识和用药知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住院天数减少。说明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是必要的。 但健康教育应注意:(1)知识性:进行健康教育时应确保所传授的内容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和准确性。(2)灵活性: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运用不同的沟通技巧,以取得较好的效果。(3)尊重患者,注意礼貌:采用讨论、交谈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尊重患者的意见,[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防止飞行员在篮球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关键 下一个医学论文: 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