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正文  

面部外伤非美容治疗所致的毁容267例分析

伤早期处治时提供借鉴。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7例患者中,男159例,女108例;年龄2~65岁。其中单纯面部瘢痕115例,睑外翻46例,眉毛形态异常23例,眦角移位12例,唇外翻21例,口角移位6例,鼻形态异常29例,耳部畸形15例。其中锐器伤197例,撕裂伤38例,动物伤7例,其他外伤25例。

  1.2  治疗方法  针对267例非美容治疗所致的毁容患者的病情特点分别进行了相应处治。单纯瘢痕患者主要表现为瘢痕增生、瘢痕过宽,笔者对其中93例采用单纯瘢痕切除,潜行皮下分离切口边缘,在低度张力、良好皮缘对合的情况下以美容线直接缝合切口创缘;对31例因瘢痕范围较大而不能直接缝合又没有局部皮瓣移转条件者采用切除瘢痕移植整张全厚皮片或带真皮下血管网的全厚皮片;对116例患者瘢痕本身并不严重,但在显露部位,或因为瘢痕的挛缩引起了局部器官组织移位,笔者采用了Z成形法[1]或V-Y成形法[2]进行修复,从而将切口线移转到生理皱襞线或顺应Langer’s线[3],使移位的局部器官组织复位而消除畸形;有22例患者瘢痕严重,导致邻近组织器官移位明显,笔者完全彻底切除瘢痕、松解挛缩使移位的组织器官复位,并在组织缺损区附近相对隐蔽的部位形成局部皮瓣覆盖缺损区,供瓣区直接缝合;2例特别严重的畸形患者在彻底切除瘢痕,移位组织器官复位后,由于缺损范围大,缺损区较深,有深部组织暴露,如若植皮封闭创面则局部组织饱满度将难以得到修复,故采用前臂带蒂皮瓣进行移植修复;3例患者瘢痕虽不明显,但因早期处理时局部组织错位缝合而使局部组织凸出,则沿原切口切开,行凸出区皮下组织切除修整而修复。对部分瘢痕增生明显的病例,术中切除瘢痕后在缝合切口前行切口边缘皮内预防性注射了少量醋酸确炎舒松A。全部病例术中均使用美容针线。术后还辅以局部或全身抗菌治疗,并在拆线后针对患者特点进行了外贴疤痕敌、涂擦康瑞宝等抗瘢痕治疗。

  1.3  结果  全部

病例成活。毁容得到解决,面部容貌得到完全恢复或极大改善,移位畸变的器官复位,面部形态饱满、自然美观,瘢痕消除或明显减轻,畸形消失,患者满意。

  2  讨论

  通过对267例面部外伤急诊非美容治疗所致的毁容患者的治疗,笔者认为避免面部外伤早期处治时可能导致的毁容以及对相应毁容病例进行处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面部是人体极其重要的部位,其形态的任何非正常改变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因此,面部外伤都应力争进行在受伤后进行一期美学修复。由于面部外伤多为急症,很多医院又缺乏美容急诊处理能力。这就有必要在外科急诊医生中培养和提高医学美容业务素养。

  在急诊处理面部外伤时必须遵循先急后缓的原则。一旦有合并危急生命的合并伤,必须以抢救生命为先。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以在48h内施行进一步的美容修复治疗。即使没有合并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而有合并骨折等并发症时,应该在进行美学修复同时进行骨折等并发症的处理。

  在面部外伤早期清创时应该注意尽可能地保留有活力的组织,严禁粗暴地切除受损组织。当然对失活的组织和血块以及异物要彻底地清除。在进行早期清创的时候还应该对面部的血管、神经重点加以保护,严防误伤。注意清除血肿和避免形成新的血肿。面部外伤早期处治时必须遵循医学美学的基本原理[4]。术中要尽可能地将脱离正常部位的组织复位、尽可能保持面部组织和器官的自然特征。手术切口或伤口的位置要设法放置在相对隐蔽的部位或顺应生理皱褶线。组织缺损区应尽可能应用局部皮瓣修复,游离皮片移植和远位皮瓣移转是修补组织缺损最后的选择。皮片移植最好能用带真皮下血管网的皮片[5],如此,将保证被修复部位有良好的质地和稳定的效果。皮瓣的应用将最大限度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血管铸型观察bFGF对大鼠颌面部移植脂肪
    外伤性上矢状窦中后2/3段损伤四例
    颈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颊面部皮肤缺
    颌面部爆炸伤愈合过程中血管相关生长因
    微创穿刺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
    腹腔镜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的应用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肾出血
    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24例
    PYM联合DXM治疗颌面部淋巴管瘤
    对面部磨削术后405例色素沉着发生率的
    小切口切除面部皮脂腺囊肿
    活血定痛胶囊治疗外伤性顽固性头痛180
    33例手外伤早期处理失误原因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