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正文  

消化性溃疡穿孔114例临床分析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14例,男102例,女12例,男女之比8.5∶1,平均年龄40.3岁(17~99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90例,胃窦部溃疡穿孔11例,幽门前溃疡穿孔12例,胃癌穿孔1例。13例在保守治疗成功后行胃镜或钡餐检查证实存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幽门前溃疡。99例修补术中,55例取穿孔周围组织活检,发现1例为腺癌,手术5天后行胃癌根治术。

    1.2 术前检查 本组病人中除2例因不能耐受腹部平片检查而行床边B超检查外,余112例均行腹部立位片检查,其中84例见膈下游离气体,占75%;28例无气腹征病人全部经胃管内注入38%泛影葡胺80ml,其中15例见泛影葡胺溢出,7例同时经胃管内注入150~200ml气体后呈气腹征阳性。有2例行床边B超检查,见肝前、盆腔大量浑浊液体,内充满点状回声,右上腹见不均质团块。30例行诊断腔穿刺检查,有18例见混浊液体。

    1.3 术前诊断 本组术前明确诊断99例,误诊2例,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误诊为小肠穿孔(术前有左侧嵌顿性斜疝自行回纳史),13例在保守治疗成功后行胃镜或钡餐检查证实存在十二肠球部溃疡或幽门前溃疡。

    1.4 治疗

    1.4.1 保守治疗 本组13例中除1例气腹征阳性外,其余12例气腹征、腹穿均为阴性,同时B超检查亦未见异常,而腹膜炎体征仅局限于右侧腹。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半卧位、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支持治疗;合理应用抗生素,静脉给予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1.4.2 手术治疗 101例手术治疗,其中穿孔修补99例,胃大部分切除术2例,均为毕Ⅰ式。99例穿孔修补术中55例取穿孔周围组织活检,发现1例为腺癌,手术5天后行胃癌根治

术。穿孔修补术后病人常规应用抗生素及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治疗。

    2 结果

    采取保守治疗的13例病人中,无一例腹腔脓肿、再穿孔和死亡等并发症,3个月后溃疡愈合率为92.3%;在手术治疗病人中,99例采取单纯穿孔修补术,1例99岁老年病人于术后3天死于心肺功能衰竭,其余病例均未发生腹腔脓肿、死亡等严重并发症。1例穿孔周围组织活检为腺癌,术后5天行胃癌根治术。3个月后溃疡愈合率为95.9%,与保守治疗差异无明显性(P>0.05)。

    3 讨论

    3.1 诊断 大多数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病人的临床表现较典型,主要表现为突发性上腹疼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肝相对浊音界消失或缩小,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部X线检查见气腹征,明确诊断一般不困难。但有部分病人无上述典型表现,尤其是老年病人有时病史自诉不清,给诊断带来困难。笔者认为应加强多种检查手段的综合应用:(1)X线检查:多年以来,临床常以X线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作为判断上消化道穿孔的依据 [1] ,约75%~80%的病例能看到膈下游离气体 [2] ,本组阳性率为75%。对于气腹征阴性病人有学者认为可通过留置胃管后注入气体提高阳性率 [3] 。本组也有7例通过此法获得气腹征,但笔者认为此法有可能会使穿孔范围变大或使原已闭合的穿孔重新开放,加重病情,故笔者不主张采用此法。笔者认为安全、可行、方便的方法是通过留置胃管后注入水剂造影剂(38%泛影葡胺80ml左右)后,在透视下观察有无造影剂溢出,如仍为阴性,可以排除胃穿孔或表明穿孔已闭合,对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B超检查:对于高龄危重病人,不能耐受腹部立位X线检查,可行床边B超检查,因B超对液体较敏感,检出率高达100% [4] 。本组2例行床边B超检查,见肝前、盆腔大量浑浊液体,内充满点状回声,右上腹见不均质团块,考虑上消化道穿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放线菌酮对大鼠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
    第一届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周精华择要
    复方五倍子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8例
    三合汤治疗消化性溃疡200例
    血浆置换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和血栓闭塞性脉管
    消化道缝合器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中的应
    银杏内酯A对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抑制作用
    产前B超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新生儿消化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胆囊排空功能及西沙必
    针刺配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消化性溃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治疗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