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讨B超定位下肾脏穿刺活检术前后的护理措施 |
|
发生,35例患者多为轻微钝痛,或沙袋压迫痛,或可能因过度紧张、手术时局部损伤或卧床时间过长所致。本组对出现腰腹痛的35例患者做了B超检查,发现肾周血肿12例,血肿直径<2cm,于1周后全部自行吸收。术后及时并定时巡视病情,正确评估疼痛的性质及强度,并根据患者对疼痛的感知程度进行充分的解释和安慰,避免紧张情绪,分散注意力,保持适当的体位,放松腹肌,多数患者均在1~2天内疼痛自行缓解,仅有4例出现明显腰腹痛,腹部胀气,下腹部压痛,需用镇痛药对症处理。 3.4 体温护理 穿刺后遵医嘱应用3天抗生素。15例患者在穿刺当天出现低热37℃~38℃,一般3天左右恢复正常。4例患者体温38℃以上,注意观察伴随症状,给予物理降温,查明发热原因,考虑可能手术创伤对身体打击或过度紧张造成体温调节紊乱,遵医嘱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加强皮肤护理,及时更换衣服床单,并注意保持病室环境温度适宜,监测体温变化q4h。 3.5 尿潴留的护理 本组15例肾穿刺术后尿潴留患者都是不习惯卧床排尿所致,了解患者的心理,多做解释和安慰,缓解患者焦虑不安及窘迫感,给予暗示、局部热敷、按摩下腹部或体位改变后,大多数患者很快缓解;仅有6例患者采取导尿术,一般术后1~2天拔管。 4 体会 由于肾脏病的疾病种类繁多,了解肾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对判断病情、治疗疾病和估计预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B超定位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目前临床上获取肾脏活组织病理标本的主要手段之一[3]。 为保证B超定位下肾穿刺活检术的成功,必须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尽管创伤较少,但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仍不可忽视。出血、腰腹痛、发热、尿潴留等常见的不良反应,常给患者带来紧张和恐惧,影响术后恢复,而术后正确及时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环节。 经皮肾穿刺虽为有创性检查,只要严格掌握穿刺适应证,遵守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地做好肾穿刺活检术的术前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对肾衰竭的患者,肾穿刺后出血并发症显著增高[4]。血液透析后2~4h内避免各种注射、穿刺、侵入性检查[5]。本组1例急性肾衰竭患者血透后8h做肾穿刺出现大量出血,笔者认为可能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因此对肾衰竭而且行血透者做肾穿刺,应尽量延长血透后时间,以免造成不良
后果。 【参考文献】 1 彭月萍,黄成奇,刘则文.经皮肾穿刺活检76例临床体会.中华新医学,2002,3(5):444-445. 2 崔云霞,张立丽.B超引导下细针肝脏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护理.现代护理,2004,10(2):171. 3 陈香美.肾脏内科主治医生400问.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1-32. 4 谌贻璞,黄雁平,黄哈尔.经皮肾穿刺活检并发症1000例分析.中华内科杂志,1993,32(6):393. 5 张审恭.内科护理学,第3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284.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探索换位思考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探讨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要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