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讨眼球摘除围手术期的护理 |
|
摘要: 本文通过对4例行眼球摘除术患者的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配合医生完成眼科检查;术中予以监护防止眼心反射发生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术后告知患者预防感染并教会患者如何保护健眼的卫生指导及饮食要求。笔者认为围手术期护理是眼球摘除术获得成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眼球摘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眼球摘除是一种破坏性手术,患者要求行此手术的原因:(1)患眼视力已无光感并伴有剧痛;(2)有顽固炎症存在,影响健眼;(3)眼内恶性肿瘤;(4)眼球严重变形;(5)经医治已无恢复的希望,可考虑采用此手术为患者解除疼痛和保护健眼[1]。部分患者由于疾病及个人因素不能立即植入或拒绝植入义眼台,我科2005年8~12月对4例患者行眼球摘除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例,女1例,男3例,共4眼,年龄28~80岁,平均45岁。其中眼内恶性肿瘤1例,角膜穿孔1例,单眼盲目1例,眼球破裂伤1例。 1.2 手术方式 常规局部麻醉后,沿着角膜缘切开整个球结膜并分离和切断四条直肌及两条斜肌,用1把弯血管钳从眼球鼻侧伸入夹住视神经,再持视神经剪自鼻侧伸入眼球后方,将视神经剪断,并将眼球娩出,立即用温盐水纱布填入双手压迫止血,最后缝合各层切口,结膜囊内放入大小适宜的凡士林纱布团后,并加压包扎(纱布团于术后24~48h后取出)[1]。 2 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4例患者症状解除并无心理障碍,能够进行正常生活、工作。除1例80岁女性患者对外观无要求外,其余3例患者表示近期行义眼台植入术。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检查 配合医生为患者做好术前的专科检查及全身检查,其结果满足此手术指征。 3.1.2 心理护理 患者行此手术后不能立即行义眼台植入导致五官形象的明显改变,因此产生恐惧、焦虑丧失生活信心等一系列心理反应。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地解释手术前、后患者如何准备及配合的流程;其次,为增加患者信心和患者对美的需求,可告知其3个月后若病情许可,还可以行义眼台植入术以改善外观。 3.1.3 生活护理 因患者有单眼盲目眼征及疼痛,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因此,尽量减少病房及环境的障碍物,避免外伤,帮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并给予生活上的协助。 3.1.4 术前访视 手术室巡回护士在手术前1天到病房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状态,并向患者介绍手术医生和自己,消除患者对手术室的恐惧,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并讲解在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和麻醉后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并教会其应对,让患者能正确理解后,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 3.1.5 术前准备 术前1天帮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术前晚口服安定5mg,以提高睡眠质量。手术前30min排空大小便,再口服安定片5mg能镇静。 3.2 手术中的配合 3.2.1 常规核对 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时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眼别、诊断、手术名称、麻醉方式;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在手术前、后进行核对;内容:除上述相同外还有敷料、缝针、缝线的数量。 3.2.2 手术器械和耗材准备 手术器械均在手术开台前进行认真查对和高压蒸气消毒。 3.2.3 监测生命体征 给予心电监护,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警惕眼心反射的发生。特别是术中牵拉剪断眼肌及视神经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变化和患者的反应,如变化范围较大及低于正常范围时,立即给氧和停止牵拉眼肌,症状缓解后再继续手术。如不缓解,则立即进行抢救。 3.2.4 术毕用药 妥布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mg球周注射,并在结膜囊内涂抗生素眼膏后绷带包扎。 3.3 术后的护理 3.3.1 巡视患者,观察病情 及时巡视并观察术眼敷料是否清洁、有无渗血,避免剧烈咳嗽并给予生活上协助。 3[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谈断指再植术的护理措施 下一个医学论文: 浅析四肢骨折患者树脂石膏的固定与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