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针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 |
|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电针治疗失眠40例作为治疗组,同时设药物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8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失眠疗效优于药物对照组。 【关键词】 电针 失眠 针刺疗法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通常指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困难,临床表现为易醒、早醒或再入睡困难,重者彻夜难眠,导致睡眠减少,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03年3月~2005年9月采用电针治疗失眠取得了很好疗效,现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患者均系2003年3月~2005年9月我研究所门诊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3岁;病程最短20 d,最长28年。对照组40例,男13例,女2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3岁;病程最短35 d,最长7年。 1.2 诊断依据 1.2.1. 诊断标准[1]有失眠的典型症状:入睡困难,时常觉醒,睡而不稳或睡后再醒,晨醒过早,夜不能入睡,白天昏沉欲睡,睡眠不足5 h。 1.2.2 纳入标准:8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未使用精神药物或停药2 W以上;③不存在严重躯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选取:双安眠1、安眠2、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照海,常规消毒后,选取华佗牌针灸针0.5寸、2.5寸,安眠1、安眠2、神门酌情直刺0.3 寸~0.5寸,足三里、三阴交、照海直刺1.5寸~2.0寸,针下有酸胀感后,选G6805电麻仪,选取疏波,以患者舒适为度。每日上午1次,每次30 min,轻者7 d为1疗程,重者10 d为1疗程,间歇10 d,酌情行下1疗程。 2.2 对照组 口服安定2.5 mg、谷维素20 mg、维生素B 120 mg,均每日3次,10 d为1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的失眠症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在6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到3 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而加重者。 3.2 治疗结果(见表1)表1 两组疗效对比 4 讨论 失眠属祖国医学“不寐”范畴,其病因病机十分复杂,多因情感所伤、劳逸失调、久病体虚、五志过极、饮食不节等引起的阴阳失调、阳不入阴所致,但以忧思劳倦之因多见,和心、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灵枢·脉度》曰:“跷脉者,……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说明跷脉通行卫气,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卫气相还于阴则目合,不相还于阴则目不合。可见跷脉能沟通阴阳,运行气血,司人体睡眠。《经络腧穴学》:“阳跷……入脑,下耳后,入风池”,本组病例以养心安神、调整阴阳为治则,采用的双安眠1,安眠2乃循行于跷脉范畴之中,可起到调整阴阳、镇静安神之功;神门、照海、三阴交[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围绝经期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化疗护理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研究水蛭素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进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