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正文  

有关金芪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nsen分期的Ⅲ期)诊断标准和临床期DN (即Mogensen分期的Ⅳ期)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中医诊断标准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消渴病)分会制定的辨证标准,以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5],证属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者,神疲乏力,咽干口燥,腰膝酸冷,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细无力,或手足畏寒,夜尿频多,或颜面肢体水肿,尿多浊沫,或小便量少。 
  1.2.2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症候诊断标准;②确定各期试验目的及本病特点,确定受试者年龄范围为<70岁;③已签知情同意书者。 
  1.2.3 排除标准①排除各类肾炎或尿路感染、梗阻病史者;②排除明显心力衰竭、2级以上的高血压等心脑疾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或可能对本药过敏者;④近1个月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紊乱者;⑤不愿合作者或精神病患者。 
  1.2.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体征消失,mAlb降至正常范围;有效:症状、体征有好转,mAlb降至治疗前的20%;无效: 症状、体征无改善,mAlb无下降,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 
  1.3 治疗方法 
  ①饮食:两组均予糖尿病教育,严格饮食控制。具体饮食方案根据不同体重、劳动强度确定,蛋白质摄入量0.6~0.8 g/(kg·d),以优质蛋白为主。②控制血糖:根据病情,所有患者选择应用拜糖平50 mg,口服,3次/d,或诺和灵30R皮下注射,使血糖控制在FBG<7 mmol/L、PBG<10 mmol/L范围之内。③扩血管:所有患者给予贝那普利10 mg,口服,1次/d,前列地尔10 μg+生理盐水 250 ml,静脉滴注,1次/d。④治疗组予以金芪胶囊(黄芪30 g,仙灵脾20 g,仙茅10 g,芡实20 g,金樱子10 g,桑螵蛸10 g,由蓬莱市中医院药剂科制成胶囊,0.3 g/粒,相当于原生药2 g)口服,3粒/次,3次/d,2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月。 1.4 检测治标
  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于上午8:00前空腹抽取肘静脉血及收集晨尿,采用日本(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mAlb,2周1次,观察期为3个月,观察结束时进行各项检测指标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全部数

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74例,有效150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显效50例,有效148例,总有效率8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治疗4周和3个月后,两组尿微量白蛋白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DM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典籍中虽无DN名称,但大多数学者均认为 “消渴”并发“水肿”、“尿浊”、“腰痛”、“关格”等论述与DN相类似。历代医家悉知消渴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诱发变证,如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云:“夫消渴者,多变为聋盲疮癣痤痱之类,或水液妄行而面上肿也”,戴元礼《症治要决》中云:“三消久而小便不臭,反作甜气,在溺中滚涌,更有浮溺,面如猪脂,此精不禁,真元竭也”,此为DM进展为DN过程的生动描述。我们通过对大量患者中医辨证研究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是由于消渴病日久,导致脾肾亏虚,瘀血内阻而成,证属本虚标实,其中脾肾亏虚是本病的发病之根。DM出现蛋白尿,中医多认为是尿中精微物质流失,与肾虚不固、肾之封藏失职密切相关,以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证侯多见,治疗上以益气、温肾、固涩、消肿为大法。
  DN以起病隐匿,进行性加重为特点,主要累及肾脏的毛细血管和肾小球的基底膜,造成蛋白尿排泄和滤过异常。DN的过程是正常蛋白尿→亚临床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临床蛋白尿→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然而,临床发现DN一般已属病变晚期,病变很难逆转,且死亡率高[6],故治疗研究重点在于早期发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延缓DN的发展。mAlb是早期诊断DN的敏感指标,它的出现预示着将进一步发展为临床DN,及时有效的减少蛋白尿,缩短尿蛋白的存在时间,是逆转或延缓早期DN的发生和发展、保护肾脏的关键。金芪胶囊方中黄芪补气、利水、消肿,仙灵脾、仙茅温肾壮阳、强筋骨;芡实、金樱子、桑螵蛸益肾固精缩尿、健脾止泻,共奏具有补肾固摄、恢复膀胱气化功能,分清利浊,临床应用证实具有降低尿蛋白之功效。通过研究并经过统计学分析,金芪胶囊能明显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改善患者的腰酸、腰痛、水肿、尿浊等诸多症状,说明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有关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探讨
    MUC6基因的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没
    关节镜下自体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及有关
    高速公路内与行人有关的交通事故分析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
    有关传染病的误诊问题
    关于使用杜冷丁的有关问题的分析
    有关七氟醚与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
    有关中医发展的一些思考
    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留置引起接触性皮炎的
    有关痔吻合器手术切除直肠黏膜宽度的探
    有关川芎嗪治疗儿童寒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有关多节段颈椎骨折脱位的诊治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