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整体护理模式下的手术室带教 |
|
摘要:手术室整体护理改变了传统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从单纯的手术配合,扩展为围手术期的全面护理,手术室护士走进病房,为手术病人提供“以人为本”的全方位护理服务,而在培养护生方面,也必将整体护理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带教过程中,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 整体护理;手术室;护理带教
随着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全面实施,手术室护士走进病房,对手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切实体现了护理的人性化,促进了护理情感的职业化,也向传统的护理带教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单纯教授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现在的护理模式。我院自2002年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以来,对如何全面提高手术室带教质量,适应新的护理模式,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现简述如下。 1 岗前培训 1.1 了解基本要求 介绍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了解手术室的布局分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分工及其职责。 1.2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1.2.1 培养慎独精神 慎独精神是手术室护士必备的职业素质之一。手术室护士的每一项操作几乎都离不开无菌,且经常一人独立完成,缺乏相互监督,而手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伤性治疗方式,其无菌操作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病人的康复。因此,把病人的安全健康利益放在第一位,是每个手术室护士必备的职业素质,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和成功最基本的条件。 1.2.2 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最为重要的是规范语言。手术室医护人员面对的是身心都处于特殊状态下的病人,医护人员的言语行为、举止态度将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情绪,对手术人员的信任度,对手术的承受能力及预后。因此,注意使用保护性语言,避免引起病人猜疑恐惧或精神伤害的话语,加强语言交流能力,学会“说话”,学会对手术病人的护理指导,从而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手术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1.2.3 良好的人际关系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主要以配合为主。一台成功的手术,需要手术医师、麻醉师、其他科医师、巡回、器械护士的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因此,处理好参与手术人员的关系,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1.3 自我安全防护 手术室属于高危科室,其受到锐利器械损伤和病人血液、体液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而护生对职业防护教育和职业性危险因素的认识存在明显不足。护生在手术室实习中对危险物品认识及个人防护意识较差,半数以上的护生曾受到各种损伤[1],因此,在手术室实习,应首先让护生充分认识到职业安全的重要性,认真学习职业防护知识,努力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也要反复强调,要爱护护生,尊重护生。 1.4 增强法律意识 护生在保护服务对象和保护自己方面都缺乏必要的法律观念,为最大限度的保护服务对象、护生及带教老师的自身权益,应特别强调要有安全护理的意识和法律观念,端正护理行为规范,严格执行操作常规,严防差错事故纠纷的发生。 2 术前访视带教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体现, 教会护生在访视过程中用通俗、清晰、准确、符合个性化的语言,对病人进行解释、安慰,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2],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3 术中整体护理带教 3.1 手术前 带护生提前进入手术间,调节室内温度湿度,根据术前访视了解的情况,准备常规用物,边操作边讲解示范,反复强调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并结合该例手术,讲解相关知识,使护生对所参与的手术有基本的了解。 3.2 当病人进入手术室后 护理人员要热情接病人进入手术间,同时安排好家属,对病人采取舒适护理[3]的原则,进行全方位的细心护理和关爱,要有爱伤观念,尊重病人,保护隐私,运用保护性语言,避免使用引起病人恐惧紧张的词语,使病人舒适放心的接受手术治疗。在这个过程中,带教老师[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探讨改良小切口腋臭根治的手术方法 下一个医学论文: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