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结外科急性腹痛的观察与护理要点 |
|
位明确,常伴有较明显的腹膜刺激征。而内儿科疾患所出现的腹痛,一般不是最突出或最早出现的症状,且腹痛一般较轻,痛点不固定,往往无腹膜刺激征,而且常伴有心肺系统的症状体征。对于腹痛与发热兼有的急腹症,先有腹痛,后有发热的往往是外科急腹症,反之是内科病。详细询问既往史及有无明显发病诱因也有助于疾病鉴别。如一个有溃疡病史的患者,在饱餐后突发上腹痛,如伴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即可诊断为胃穿孔。再如既往有冠心病史患者,出现上腹痛,则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 外科急性腹痛的护理要点 病人须卧床休息,切忌走动或随意搬动,以免加重病情。 对于诊断未明确的急性腹痛病人,观察期间应尽量避免使用吗啡、杜冷丁或其他镇痛剂,以免掩盖腹部体征,延误诊断和治疗[1]。但可以应用解痉剂如阿托品或山茛菪碱减轻疼痛,以避免因过度疼痛而导致或加重休克。禁止灌肠及服用泻药,防止有大肠损伤时而加重腹腔污染。 急性腹痛大多需要禁食一段时间,且常需胃肠减压,因此,应保持胃肠减压管道畅,观察引流物量及性质,及时遵医嘱补液以维持生理需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对休克患者要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另一路扩容使用,按医嘱给予生理盐水、低分子右旋糖酐、足量抗生素、止血药等,以疏通微循环,防止休克进一步发展。 重视心身整体护理:此类病人起病急,病情重,病人缺乏心理准备,会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不利于病人配合治疗,因此应加强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病人,如老年人由于机体反应能力低下,症状不典型,体征较轻,体温及血象改变不明显,由于腹肌萎缩及脂肪较多,肌紧张也不典型,加上常伴有心血管、肺、肾等慢性疾病以及便秘、腹胀等症状,给病情观察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我们要从整体护理中发现问题,协助医生及早明确诊断。 根据病情一旦决定手术,应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包括常规化验检查、备全血、备皮、麻醉前用药、留置胃管、尿管,重症者须置中心静脉测压管等。操作的同时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争取其合作,消除紧张情绪。 &nbs
p; 术后护理:①定时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记录。②了解麻醉方法、病情及手术方法,做好腹部各种导管的护理,需负压引流的及时装好负压器,了解各管道作用,密切观察引流物量、色、质,作可靠固定,了解和预防导管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更换收集袋要注意符合无菌要求。③观察腹部情况,肠蠕动,肛门排气的时间,作为进食的参考。④术后血压平稳,病人可取有效的半卧位,并鼓励与帮助其多翻身,早期下床活动。其意义为利于腹腔引流和减少毒素吸收,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增加肺活量,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预防肺部并发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腹胀,增进食欲,预防肠粘连;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静脉瘀血,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⑤注意体温观察:术后48小时内体温不超过38℃为吸收热,如38℃以上且持续升高,提示腹腔感染可能[3],应及时查看伤口、敷料,有无红肿、渗出,配合医生做妥善处理。⑥对重危病人应注意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肾功能的变化,注意用药反应,重点是造血、泌尿、消化三系统的反应。 【参考文献】 1 吕学正.外科护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225.
2 周惠成,贾瑞萍,种衍军,等.临床危重症护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22.
3 常海莉,王奎书.腹部损伤急诊病人入院的观察护理.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4:11(1):110.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下一个医学论文: 探讨减轻年轻护士小儿静脉穿刺压力源的几点作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