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现阶段麻疹发病现状和控制意义 |
|
宣传 上海有外来流动人口500多万,遍布全市各区县,尤以城乡结合部为甚。宝山区有外来流动和务工人员40多万,他们居无定所,流动性强,加上卫生意识淡薄,是防控麻疹发病的重点对象。如何做好外来流动人口儿童免疫接种和提高接种率,一直困扰着预防保健工作人员。因此,政府应加以协调,各街道居委和乡镇所属村委及所辖学校、幼托机构与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形成排摸网络。根据当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排摸不漏户,登记不漏人,宣传全覆盖,使适龄婴幼儿童及时进行麻疹接种,从源头上控制麻疹发病。同时对入托、入学的外来流动儿童免疫缺失对象,在入托、入学前做好2针麻疹疫苗接种,同时可以考虑将麻疹疫苗初免月龄从8月龄提前到6月龄。杜绝因抗体缺失而引发麻疹病例的发生。 在开展网络、电视、广播宣传形式的同时,社区、乡镇利用版面、宣传画、黑板报、宣传折页等多种方式进行防控麻疹宣传活动,尤其在外来流动人口聚集地、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应采取经常走村入户,对外来流动人口反复进行传染病预防和麻疹防控宣传,提高他们的卫生防病意识和适龄儿童免疫接种主动参与意识。对流动儿童和薄弱地区利用麻疹强化免疫宣传、4.25计划免疫宣传等时机进行调查、补种,最大限度地消除麻疹疫苗“零剂次”人口比例。 2.3 加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还有4年多时间,预防保健工作者面临着时间短、任务重、责任大的局面,要完成这个《行动计划》,必须做好仔细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措施,必须协调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认真仔细做好工作。医疗机构在麻疹高发季节,要做好预检分诊、隔离治疗工作,疾控机构要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的观察,根据麻疹控制的需要,对周围人群迅速开展应急接种,控制疫情的扩散蔓延。还应加强自身责任意识,发挥社区协同优势,使麻疹防控工作取得成效。 综上所述,预防和控制麻疹流行仍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加强麻疹疫苗接种的管理,尤其是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特别是成年人的强化免疫。控制传染源是控制麻疹流行的主要途径。特别要做好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宣传,提高对防控传染病的认识,经过努力贯彻和
完成好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保障婴幼儿童健康。 【参考文献】 1 陈伟文,陈志,侯春霞.2006年茂名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热带医学杂志,2008,8(1):82-83.
2 中国新闻网.麻疹疫情出现新动向,婴儿预青壮年成高发人群,2008-6-12.
3 常虹,唐岩.沈河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策略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2):53-54.
4 费怡.200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9起麻疹爆发的流行病学分析.上 海预防医学杂志,2007,19(2):63-64.
5 张琳,李向春,白菡,等.沈阳市麻疹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110-11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探析小肠功能紊乱的X线表现与临床的关系 下一个医学论文: 浅探 细节 目标管理在产科手术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