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多胎妊娠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 |
|
摘要: 为探讨多胎妊娠产后出血及预防,回顾性调查了我院103例多胎妊娠,对产后出血发生率及防治要点加以讨论分析。调查结果发现,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2.6%,低于国内报道。就此提出了加强围产保健,做好术前、术中充分准备及术后监测是降低多胎妊娠产后出血的关键措施;而及时发现、及时抢救则是抢救产后出血成功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多胎妊娠;产后出血;护理
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多胎妊娠由于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且胎盘附着面大,更容易发生产后出血。随着辅助生育的发展,多胎妊娠逐渐增多,预防产后出血尤需重视。我院加强了围产保健工作,针对多胎妊娠的特点,加强了要术前、术中充分准备及术后监测,有效地降低了产后出血率。现将我院2003年2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多胎妊娠103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住我院的103例多胎妊娠,其中双胎妊娠98例,三胎妊娠5例。孕妇年龄22~40岁,平均29.5岁;初产妇95例,经产妇8例;孕周25~39周,平均35.5周;剖宫产分娩88例,自然分娩14例,产钳助产1例。 1.2 结果 本文以阴道出血量≥500ml者为产后出血。经调查发现发生产后出血者13例,占12.6%,其中出血量500~1000ml者11例,>1000ml者2例,出血量最多3500ml。12例为子宫收缩乏力引起,1例因胎盘粘连所致。这13例产后出血者中,产前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者6例;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者5例;合并前置胎盘或低置胎盘者3例;合并贫血者3例;合并羊水过多者1例。13例产后出血者中,有12例是剖宫产分娩,1例阴道分娩,这些患者因及时采取抢救措施,病情得到控制,均无生命危险,康复出院。 2 护理 2.1 孕期保健 加强孕期保健工作,定期产前检查,控制并发症发生。注意营养,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补充足够的维生素、铁剂、叶酸,预防贫血的发生。据文献报道,合并贫血患者发生产后出血几率显著高于无贫血者[1],而多胎妊娠并发贫血者达40%~70%[2]。本文合并贫血者占21.4%,故产前纠正贫血不容忽视。应常规服用钙剂,积极控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产前门诊对多胎妊娠者应提前收住入院。 2.2 术前准备 对择期剖宫产分娩的孕妇应做好沟通,特别是合并有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的孕妇,告诉其手术中及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同时也告知其有关的应急措施及医疗设备的先进、医生的精湛技术等,让患者及家属有思想上的准备,不至于因出血而过于紧张和焦虑;做好护理人员的调配和合理安排,尽量调配有经验的护师专人护理;抢救物品准备齐全,如心电监护仪、氧气瓶、储血器、沙袋等;准备好常用的宫缩剂,如缩宫素、卡孕栓、米索前列醇等;术前6h停用一切保胎药物。 2.3 术中准备 手术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对于合并有肝内胆汁淤积症或术前较长时间使用硫酸镁的孕妇,术中给予卡孕栓、米索前列醇等药物,预防用药,防止子宫收缩乏力。 2.4 术后监测 2.4.1 及时发现病理情况 术后立即加压两只沙袋,以防胎儿娩出后腹压突然下降而致血容量不足。定时检查宫缩,加强宫底按摩,会阴底下置无菌储血器以准确观察出血情况,随时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意识状况并做好记录。
2.4.2 急救护理 首先立即止血:按摩子宫,促进宫缩,压迫宫底排出宫腔积血;刺激乳头,产后刺激乳头可起到宫缩剂样的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3];应用宫缩剂:缩宫素、卡孕栓、米索前列醇等。其次是尽可能开放多条静脉通道,快速输血输液,吸氧,正确判断失血量,观察血液的性状,及时发现DIC,心电监护,做好各项记录,观察进出量情况及尿量、尿色情况。 3 讨论 多胎妊娠由于子宫过度膨胀,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易引起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本文所调查的产后出血者中,92.3%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因此产后要随时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对于宫缩欠佳者应及时采取促进宫缩的措施。 多胎妊娠有较多的产前并发症。本文所调查的103例多胎妊娠中,40%孕妇合并有肝内胆汁淤积症,28%孕妇[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探讨腹水浓缩回输腹腔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探讨亚低温治疗并发症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