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正文  

探讨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非生物因素及预防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非生物因素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剖宫产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1:2比例随机选择同期无切口愈合不良的剖宫产1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4.08%,其中,切口感染41例,脂肪液化4例,裂开5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非生物因素为:BMI高、Hb低,住多人病房,阴查次数多,胎膜早破,伴有基础疾病,术前未预防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长及夏季。结论 造成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很多,针对上述易感因素,采取适当措施可减少切口愈合不良。

关键词:  剖宫产:非生物因素;预防

切口愈合不良是剖宫产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延长病程,增加患者痛苦,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甚至会引发医疗纠纷。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生物性感染因素[1]。本文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情况分析,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非生物性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年来我院共实行剖宫产1225例,年龄21~42岁,平均28.5±4.5岁,发生切口愈合不良50例,作为观察组;按1:2比例随机选择同期无切口愈合不良剖宫产2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产次、手术室环境、术野准备、器械消毒、麻醉方式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切口愈合不良包括术后切口感染、裂开、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
    1.2  方法  比较两组产妇在体重指数、血红蛋白水平、病房条件、阴查次数、胎膜早破、伴有基础疾病、预防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缝合技术、季节方面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2  结果
    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感染4.08%;其中切口感染41例,脂肪液化4例,裂开5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非生物因素为:BMI高、Hb低,住多人病房,阴查次数多,胎膜早破,伴有基础疾病,术前未预防应用抗生素。
         3  讨论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作为并发症之一的切口愈合不良也时有发生,发生率为2.2%~3.3%[3],一些非生物性因素引发的切口愈合不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在排除手术间的环境、术野准备、器械消毒等外源性相关因素外,影响切口感染因素有很多:(1)BMI:皮下脂肪多,影响术野暴露和操作,延长手术时间。缝合时难以完全消灭脂肪层死胎,脂肪组织血供少,脂肪组织易液化,易发生感染。(2)Hb:术中或术后出血,使贫血更加严重,导致术后免疫力下降,易发生切口愈合不良[4]。(3)多人间病房内由于存在着交叉感染的可能,较单人间患者护理难度大,潜在的影响了治疗质量。(4)正常孕妇阴道和宫颈内存在大量细菌,各种菌群保持相关稳定性。产程中阴查导致了生殖道自然防御功能受破坏,一些条件致病菌成为致病优势菌进入宫腔、胎盘部位及切口处引起感染。(5)胎膜早破时下生殖道细菌可进入宫腔、羊膜腔内,在剖宫产娩出胎儿时带入腹部切口成为条件致病菌,致切口愈合不良,胎膜早破本身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由感染引起,更是增加了切口感染机会。(6)手术时,创面长时间暴露,组织缺血,机体免疫力下降以及浸血敷料盐水反复使用容易污染,也加大了感染几率。(7)本组调查中,在切口缝合过程中,由于存留死腔,皮肤缝合时切口对合不良,打结过紧等缺陷,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增加明显,因此手术切口愈合技术也是一个影响切口愈合明确因素。(8)夏季切口感染发生率高,由于温湿度逐渐升高,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9)基础疾病使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对细菌的易感性增加,机体康复过程缓慢,切口感染率有所增加,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环境易引起组织水肿,利于细菌生长,易招致裂开和感染。
    综上所述,造成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很多,针对上述易感染因素,采取下列措施,可减少切口愈合不良:指导孕期保健,注意控制体重,预防肥胖,改善病房条件,治疗基础疾病,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阴查及肛查不要过于频繁,根据实际需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疾病社会负担测量方法探讨及其意义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
    改良式子宫被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
    正交法探讨独活寄生口服液提取工艺
    剖宫产术应用单叶产钳助产对新生儿窒息
    剖宫产并卵巢肿瘤切除术73例报告
    高原地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围
    关于剖宫产留置导尿两种放尿方法的临床
    正确合理指导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
    乳腺结构不良症囊性增生期诊疗探讨 附
    上海市20年剖宫产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 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 例临床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