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正文  

浅谈通识教育在医学本科实习教学中的意义

中的反映。加强医学道德和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就是要让医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自身与病员之间的关系,使之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3]。  3  医学实习节段的通识教育是培养复合型医学专业人才的关键阶段
    1993年英国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提出了21 世纪的医生应是交流专家, 有判断力的思想家, 主动的终身学习者, 信息专家, 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 卫生小组的管理者, 社会的支持者和初级保健的提供者。1995 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未来的医生是保健的提供者、决策者、健康教育者(或交际家)、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21 世纪医学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使得医学教育的范围更广泛, 实践通识教育将促使医学生具备全面发展的素质。
    医学实习节段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节段,是学校中学习的各种知识在实践中进行实践的开始节段,这一阶段加强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 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同时认识和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 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与广阔的知识视野[4]。使学生不仅学有专长, 术有专攻, 而且在心智等方面能够全面协调地发展。实现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通融, 遇到问题时能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 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 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
    4  医学实习节段通识教育实现的方法
    4.1  传承理念  指导实习生阅读祖国医学和西方医学史,了解自己学科的思想、观念的演化历史和医学发展中的精神遗产和价值精华。强化对中国传统人文医学典籍的现代辐射作用的学习,积极地、有选择地传播西方人文医学新作,改善以实用知识、技能为价值取向的医学教育。强化医德教育导向,教员要多向学生展示其正面的良好的医德表现,同时利用和学生聊天、休息的时间讲授医德的规范和意义及其人文价值,指导实习生阅读一些关于哲学、伦理方面的书籍,并可以就一些热点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引导学生的思想向正确地方向发展。
    4.2  培养公民意识、人

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做准备,而是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因此, 要首先培养学生作为一个人,一个普通的家庭成员、社会成员和公民来积极有效地承担各种责任,然后再培养学生作为以人的生命为工作对象的一名医生的职责。培养医学生的道德素质应把公民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起点和重点,公民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同时利用教员自身的人文素养特点,有意识的对带教学生的人文素养加以引导和交流,通过相同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带教的学生阅读一些人文方面的书籍,强化学生的自身修养。
    4.3  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医学生必须以科学的精神对待每一次科学研究, 以求实的态度诊治每一位病人, 同时, 医学生应成为宣传、发扬科学精神的主力军。医学生的通识教育应尽早让学生在接触临床实践、社会医疗实践中发现问题, 进一步增强学习动力, 树立崇尚科学、学习科学的信念。同时要充分利用医院和临床医学院的资源,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学术环境培养实习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发展学生提供必要的沃土。
【参考文献】
  1 孙立军,曾勇,臧德泉,等,试论医学生的通识教育.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1:12-14.

2 李鲁,郭永松,施卫星.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的全程医德教育改革与实践.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6:25-27.

3 曹永福.将人文融入医学:发展医学人文学科的一种模式.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4-25.

4 曾诚.以培养目标定位医学生核心能力标准.医学教育探索,2004,3:1-2.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浅谈中老年人美容整形的心理特征及手术
    浅谈三查七对以外的差错防范
    浅谈社区妇女更年期保健
    浅谈助产护士对临产妇女的心理干预
    浅谈孕妇用药与优生
    浅谈优生的培养
    浅谈百日咳痉咳期的治疗体会
    浅谈手术室敷料包集中消毒供应室管理的
    浅谈 星级 病房管理
    浅谈大黄古今炮制方法
    浅谈中医护理与老年养生保健
    浅谈糖尿病并发症之浊毒伤络
    浅谈中医学多媒体教学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