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探腰椎间盘突出症溶盘术的护理 |
|
摘要: 对胶原酶溶盘术治疗6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讲解练习床上卧位、卧位排尿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术后重视病情观察和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处理,指导患者饮食、腰肌锻炼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胶原酶;溶盘术;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我科开展的胶原酶溶盘治疗术对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配合该疗法的开展,针对其特点,我们实施了规范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溶盘术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18~73岁,平均51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6个月。其中表现为腰痛或下肢疼痛麻木者35例,均经药物治疗无效,另有30例进行反复局部封闭治疗。全部经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有5例做过MRI。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准备 常规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血糖及心电图等。保证充分睡眠时间。术前30min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手术当日开始口服扑尔敏4mg,每日3次,服用3天,以预防过敏反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相关情况,签字同意后方可操作。 2.1.2 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及家属思想状况并对患者进行评估。据文献报道,手术患者术前夜焦虑和恐惧得分最高[1]。我们加强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经常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同时为患者创造安静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告诉他们溶盘术治疗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危险及治疗效果的可能性(显效、无效、甚至加重等);讲明手术方法,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卧位期间可能发生尿潴留及解除方法。让他们清楚地了解疾病的诊治过程,以消除紧张、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最佳生理、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2.1.3 向患者讲解术前练习床上卧位、卧位排尿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指导练习床上卧位、卧位排尿,请有经验的术后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意识到其重要性,并请陪护督促训练,以适应卧位和卧位排尿,练习床上大小便,以利术后观察效果。 2.1.4 指导饮食 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 2.2 术后护理 2.2.1 返回病房指导 患者返回病房从平车搬运至床上时,注意保护患者的体位,头下可枕软枕,保持俯卧位6h,双臂自然放置,以舒适为宜。 2.2.2 不良反应 胶原酶是一种异体蛋白生物制剂,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临床表现多为轻微皮肤过敏反应、低热等,也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故注射胶原酶后1h内加强巡视,首先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发生,一旦出现应给予对症处理,原则上与其他药物过敏相同,因为胶原酶本身没有特异性的拮抗药物,同时也无法进行术前过敏试验[2]。本组发生1例皮肤过敏反应,症状表现为皮肤瘙痒、局部红斑,经抗过敏处理后缓解,无其他反应。因此,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便及时发现过敏性休克的早期征象,及时处理。 2.2.3 尿潴留和肠麻痹 偶见于盘内注射后的患者,可能因椎间盘内压力增高后椎管内窦神经受到刺激,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3]。出现症状后给予热敷、按摩、诱导等,必要时导尿。 2.2.4 疼痛 术后疼痛加重的患者,给予安慰,耐心说明这是一种正常反应,术后会逐渐缓解,让其放心、安心休息或按医嘱给予止痛治疗。 2.2.5 预防神经根粘连 术后卧床3天,期间进行直腿抬高锻炼,以防神经根粘连。 2.2.6 指导患者做腰肌的锻炼 (1)挺胸(3天后):患者仰卧,以双肘支起胸部,使背部悬空;(2)5点支撑法(1周后开始):患者仰卧,下肢屈膝屈髋,双足放置在床上,双肘支撑体侧,用头、双肘、双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腾空离床;(3)3点支撑法(2~3周开始):让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及足部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后伸;(4)背伸法(“小燕飞”5~6周后开始):患者俯卧,抬起头,胸部离开床面,双上肢向背后伸,双膝伸直,从床上抬起双腿。即身体的两头翘起,双肩后伸,腹部为支点,形如小燕子;(5)锻炼的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决定。锻炼的幅度及次数应逐渐增加,在患者不疲、劳无痛苦的情况下进行。 2.3 出院指导&[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浅探人性化服务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研究艾滋病影响及关怀因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