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讨异丙嗪对曲马多镇痛作用的影响 |
|
05)、扭体次数减少(P<0.01);Prom+Tr组小鼠痛阈提高(P<0.01)、扭体次数减少(P<0.01)程度更加明显。见表1、2。表1 异丙嗪对曲马多镇痛作用的影响(热板法) 表2 异丙嗪对曲马多镇痛作用的影响(扭体法)比较:△P<0.05,△△P<0.01 3 讨 论 本实验结果提示:在热板法和扭体法的小鼠模型上,异丙嗪均能够增强曲马多的镇痛作用。 曲马多为一种中枢性镇痛药,结构与阿片类衍生物相似,它具有激动μ受体、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肾上腺素)在脊髓突触间的再摄取、加强疼痛下行抑制通路等作用机制。而这些作用机制在发挥镇痛作用时能够相互协同,从而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4]。有研究表明,曲马多的镇痛作用也可能与其阻断L-型钙通道、抑制钙内流、降低胞内钙,从而减少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5]。异丙嗪具有抗组胺、抗胆碱及中枢抑制作用,其作用于边缘系统、网状结构和下丘脑,通过阻断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而产生较强的镇静作用,并可增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6]。可见异丙嗪与曲马多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中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有报道称异丙嗪有局麻作用[7],本实验中Prom组于40 min时点的痛阈升高(P<0.05),这或许可间接作为其增强曲马多镇痛作用的原因之一。另外,NS组40 min时点痛阈增高,可能为实验数据记录误差或样本量较少所致,抑或与小鼠的耐受有所提高有关。 实验过程中发现,当异丙嗪剂量为10 mg/kg或25 mg/kg时,可使热板法测痛的小鼠在放入恒温显水箱后有躁动的表现,与注药后、放入前较为安静的状态显著不同,且大剂量时此种现象更为明显。这种躁动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异丙嗪的抗胆碱作用有关[8],且热刺激为其诱因。 综上所述,异丙嗪与曲马多联合应用,有可能既使异丙嗪的镇静作用得以发挥,又使曲马多的镇痛作用增强。但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及合适的剂量还不明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便为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实验依据。 【参
考文献】 [1] 张哲峰,詹华,梁兰萍.新型镇痛药物盐酸曲马多的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1999,2(6):290-291. [2] 邓鹏,耿宛平,李龙英,等.哌替啶、异丙嗪在中耳乳突手术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2007,20(6):1264-1265. [3] 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9-182. [4] 张卫芳,洪海滨.曲马多的临床镇痛作用观察[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1,8(4):9-10. [5] 张盼,梁建辉,叶向峰.L-型钙通道阻滞剂对曲马多镇痛作用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9):976-980. [6] 苏惠斌.氯胺酮复合异丙嗪静脉麻醉的临床观察[J].右江医学,2003,31(1):34. [7] 张荣耀.盐酸异丙嗪作口腔局麻370例[J].新药与临床,1990,9(2):104. [8] 郎秀状,林清暑,任吉霞.异丙嗪致精神症状1例[J].医药导报,2002,21(S1):124.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与糖尿病血管病变 下一个医学论文: 探析我国老年护理的现状与展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