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供应室与手术室一体化合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
|
摘要: 通过供应室与手术室的一体化合作,针对出现的问题,通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加强科时间的沟通、规范制度和提高业务水平,使流程更合理,配合更默契,既提高器械的灭菌质量,共享有限的资源,同时将手术护士从非护理工作中解放出来也拓展了供应室的工作范畴。
关键词: 供应室 手术室 一体化 问题 对策
长期以来供应室与手术室都各自为政,供应室只负责病房的部分护理包,而手术室的器械、敷料的清洗、包装都由手术室的护士来完成再送至供应室或自己科室完成灭菌。手术室人员紧张,护士忙于应付日常的护理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专业清洗设备和条件,很难保证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为了将时间还给手术护士,提高无菌物品的质量,我院2004年新建供应室,自2005年开始供应室与手术室的实行一体化合作,现将合作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介绍如下。 1 体化合作中的存在问题 1.1 手术器械方面 供应室接收物品时发现器械数量有误,有缺少或多余。有时还有两个包的器械混淆的现象。器械带血渍甚至已有干结,造成清洗困难。 1.2 人员结构及专科知识方面 以往从事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基本素质较差,工作能力不强,知识更新较慢,缺乏创新的潜力和动力,缺乏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对手术器械的认知就更缺乏,造成接收区的护士清点费时又费力,包装区的护士觉得无从下手,工作效率很低。手术室的护士由于器械数量的增加人员的短缺,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清洗、包装器械,很难保证其质量及效率。 1.3 运送储存方面 我们供应室与手术室因不在同一幢楼,之间无法安装直通的洁、污电梯,每天的物品需由工人分多次运送,下收下送的时间很难控制,运送途中可能造成器械的丢失、混淆和污染。运送的问题造成器械的周转时间长,手术室器械包的数量增加,以及租借器械的管理,相应造成储存的要求提高及管理的困难。 2 体化合作中的管理对策 2.1 前期的准备 前期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不管是物资、人员、技术方方面面,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丰富知识结构及覆盖面。 2.1.1 科室之间的协调工作非常重要 及时的沟通和定期的反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临床科室的信任、支持和配合,合理安排运送的频次和时间,制订管理制度、详细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如:下收下送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专科器械洗涤流程和质量标准,器械包装流程和质量标准,灭菌流程和质量标准以及完善的物品清点交接流程和具体要求,以保证集中式管理能够顺利实施。 2.1.2 工作人员的结构培训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了解集中式管理的目的、意义、实施的方法,使其掌握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选择性地送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到手术室学习专科器械及专科包的洗涤及包装等特殊要求;手术室选派1名年资高的护士至供应室进行业务的指导及质量的控制和科室间的协调,使全体人员在思想上、技术上做好充分准备。配备一定数量的清洗工人,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保证工作质量及效率。 2.1.3 设备及物品 消毒供应中心需要增添必要的设施以满足集中式管理的需求,如自动清洗机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至4台,清洗篮筐、器械分类台、转运车、存放架等也做相应的增加。手术室同时相应的增加器械及敷料的数量以保证正常的使用。 2.2 工作流程 2.2.1 接收 器械数量的准确交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根据手术医生工作流程和习惯将常规的器械归类成各类手术器械包,如:胆囊包、胃切包、骨科基本包、心脏包等,特殊的器械和不常用的器械采取小包装,以备临时添加和满足手术医生不同习惯和要求。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册子,每个包选用合适的清洗筐盛放器械,器械清洗、打包、灭菌始终固定这个容器,筐外悬挂不锈钢的标识名称牌,每个包内放置器械清单,使用者、清点核对者、包装者都必须在清单[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谈运用人性化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下一个医学论文: 探讨人性化管理最优工作效能的发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