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管理措施 |
|
缓慢均匀(<10 ml/h),对气管刺激性小,减少了刺激性咳嗽,患者感觉舒服,呼吸道感染也明显减少。 4.2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危重患者不能有效及时排痰,护理人员应定时翻身、胸部叩击,适时有效吸痰。 4.2.1 吸痰指征 包括以下指征:(1)床旁听到痰鸣音;(2)患者咳嗽或有呼吸窘迫症;(3)气管压力增加有警报;(4)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突然下降。有以上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吸痰。 4.2.2 吸痰方法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各给予高浓度吸氧2 min,以提高氧储备和防止缺氧及窒息。先吸气管内的分泌物后吸咽部再吸鼻咽部分泌物,以防把细菌带入气管内。吸痰时插入动作要轻柔、迅速,严禁导管在气管上下提插,每次吸痰不宜超过15 s,连续吸痰最多不超过3次,以免引起剧烈呛咳加重病情。 5 小结 在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管理中,除术前准备、医护人员培训外。合理有效的气道湿化、准确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保证氧疗有效进行的有力措施,气道湿化以持续气道湿化效果好,供给患者的空气和氧气必须加温加湿,护士要掌握吸痰的指征和方法[2]。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准确记录,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及时判断各种意外的发生。加强心理护理,争取早日拔管、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风芹.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08,3(19):138.
2 蒋蓉芝.机械通气呼吸道管理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70-7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腮腺肿块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探讨复骨健步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