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讨学龄儿童眼外伤伴前房积血的护理 |
|
摘要: 目的 探讨学龄儿童眼外伤伴前房积血的护理。方法 针对29例眼外伤伴前房积血的学龄儿童不同的特点和心理需求,实施相应的护理:心理护理、一般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 29例中视力恢复到0.6~1.5者18例,0.3~0.5者6例,0.1~0.2者3例,2例因角膜感染,视神经萎缩,视力仅存光感。结论 增强学龄儿童防护意识,降低眼外伤的发生率,对眼外伤伴前房积血的患儿,快速、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预防和防止伤后盲残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眼外伤; 儿童; 护理
眼球意外损伤是眼科最常见盲残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我国学龄儿童盲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学龄儿童眼外伤轻则引起视力下降,影响双眼视觉的发育,重则引起眼球萎缩、斜视或摘除眼球。学龄儿童生性好奇、好动,年幼、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在眼外伤中学龄儿童占较大的比例,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因其病情较重和延误治疗时间等,往往很容易导致失明或伤残,遗留终身痛苦,并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为了使患儿尽快恢复健康,保持有效的视功能,改善盲残儿童的生存质量,我院对29例眼外伤伴前房积血学龄儿童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5月—2008年1月共收治7~15岁眼外伤伴前房积血的学龄儿童29例,平均年龄(9±3.2)岁。其中,男24例,女5例,右眼18例,左眼11例,钝挫伤(玩具枪弹,弹弓、鞭炮炸伤)20例,锐器伤(钢笔、铅笔、小刀、注射器针头)9例,就诊时间半小时至7天。 1.2 视力情况 光感5例,眼前手动4例,眼前数指<0.1者12例,0.1~0.3者6例,0.3以上者2例。 1.3 治疗方法 接诊后均以最快的速度认真检查处理,7例患儿入院后即在全麻下行眼球创口修补术,2例患儿因角膜穿孔较小经加压包扎治愈,所有患儿取双眼包扎,头高足低半卧位,并用止血药,同时根据病情应用皮质类固醇、抗生素控制炎症反应,给予脱水剂静脉点滴、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降低眼内压。其中,3例经治疗1周后前房反复出血并继发性青光眼,1周后在麻醉下行前房穿刺冲洗术。 2 结果 29例中视力恢复到0.6~1.5者18例,0.3~0.5者6例,0.1~0.2者3例,2例因角膜感染,视神经萎缩,视力仅存光感。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眼外伤不仅对儿童造成生理上的创伤,还会造成心理上的严重伤害。学龄儿童有很强的好奇心及好动性,年幼、缺乏生活经验,在遭受伤害后其情感十分脆弱;视力损害不仅使患儿丧失视觉功能,而且影响外观,妨碍了患儿的日常生活,又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其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住院后由于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医护人员,并面对抽血、注射、输液、手术等操作,患儿会感到紧张、恐惧,缺乏安全感[1]。医护人员要热情、主动接待患儿,了解其心理状态以及兴趣、爱好,并针对患儿不同特点和心理需求实施相应的护理,对患儿要有耐心、爱心,多给予鼓励,并尽量模仿儿童的语言,态度和蔼,语气温柔,与其建立一种良好的朋友关系,以求得到良好的配合[2]。 3.2 一般护理 患儿入院后立即配合医生记录好视力、眼压、前房出血量,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伤眼点抗生素眼药水、眼膏、噻吗心胺眼药水,双眼包扎2天后开放1天,使患儿视网膜得到有效的光刺激,以利于视力恢复,包扎时间一般为5~7天。前房因充满血液导致眼压升高,患儿应采用头高足低半卧位,以利于前房积血的吸收。密切观察眼压的变化,适当限制患儿活动,防止产生继发性出血。 3.3 术前护理 对需立即手术的患儿做好术前准备,并做好解释工作,详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对眼球破裂的患儿,保持其头部勿受震动,切忌用力挤眼,防止内容物脱出,对嵌在组织深层的异物和脱出的眼内容物,切勿擦除或送入眼内,可以进行简单包扎,手术中再做进一步的处理。 3.4 术后护理 术后因全身麻醉,需平卧6h,患儿自我约束力差,加上麻醉未完全苏醒,应嘱其静卧休息,适当给予表扬、鼓励[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谈妊娠妇女血清总胆汁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下一个医学论文: 探析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策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