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主动脉夹层瘤术前观察与护理体会 |
|
压控制在90~110/60~70mmHg,以保证心、脑、肾等主要器官灌注基本正常;在使用硝普钠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光、每6~8h更换一次,且应用时间不宜过长,大剂量或使用时间长时应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头痛、精神错乱、震颤、嗜睡、昏迷等不良反应。若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则及时报告医生,建议使用立其丁或佩尔地平微量泵输入。防止氰化物蓄积中毒;单用硝普钠可反射性心率加快,故应同时辅以β受体阻滞剂以抑制心肌的收缩力,视病情需要可给予静脉注射或口服美托洛尔,使心率控制在60~70次/min为宜。②保持情绪稳定,向患者讲述有关医疗知识,给予精神安慰,使其消除恐惧紧张心理,避免激动,防止血压突然升高。③绝对卧床,严格制动,给予细致的生活护理;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瘤体壁薄,轻微的转身活动和用力咳嗽都可导致瘤体破裂大出血;应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避免用力过猛(排便用力、剧烈咳嗽、突然变换体位)。协助患者用餐、床上排便、翻身;指导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排便困难者,给予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2.3.2 疼痛的观察 疼痛部位与主动脉夹层发生的部位密切关联,并随夹层的发展及主动脉走行方向扩展[2]。疼痛的加重和缓解能直接反映病情的进展,即主动脉内膜是否继续剥离和停止剥离。突发剧烈疼痛是本病常见的症状,为患者从疼痛发作一开始即极为剧烈,往往为难以忍受的搏动样、撕裂样疼痛。疼痛部位可在前胸背部,也可沿着夹层分离的方向放射到头颈、腹部或下肢,累及肾动脉时可引起腰痛[3]。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因此,严密观察病情,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并注意询问患者病史,及时发现细微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尽早处理是有效救治主动脉夹层瘤的关键。在急性期,患者因剧烈疼痛可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等休克表现。因此,疼痛与休克的加重与缓解都是病情变化重要指标之一。应严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时间、程度。使用强镇痛剂后,观察疼痛是否改善。同时注意鉴别如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急腹症等疼痛等。所以,迅速解除疼痛也是避免病情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缓解疼痛,可遵医嘱用吗啡10 mg或盐酸哌替啶50 mg肌肉注射。但需注意两药均有降低血压和抑制呼吸等不良反应。为避免吗啡、度冷丁的成瘾性,曲马多也可应用。 2.3.3 周围血管搏动的观察及护理 夹层动脉瘤可以阻碍血流通过血管腔造成相应动脉无血流灌注。因此要
经常听诊有无心脏杂音,观察心电有无P波和S-T段改变,及早发现冠脉供血不足和缺血现象;还应经常检查四肢和颈动脉搏动情况,观察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者消失,双侧是否对称,并监测对比四肢血压的变化,两侧肢体血压有无明显差异,如果夹层动脉分离至腹主动脉处,则会影响足背动脉血流,引起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应及时报告医师。 2.3.4 静脉输液的护理 为了保证治疗药物顺利输入,应给患者留置静脉置管,并保留2条静脉通路。同时相对固定每条通路输入的液体与药物的种类,保证用药安全,减少并发症。注意控制液体的滴速,避免过快且尽量保持匀速;尤其是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注射泵控制滴速,以保证用量的准确。 应熟练掌握微量泵的使用方法,将电池充足电,以防停电时延误救治。在每次更换药液时,应将注射器与患者断开再更换,防止高浓度药液大剂量进入患者体内造成循环紊乱。在输液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静脉置管部位每日常规消毒,更换无菌贴膜,留置时间不超过2周。输入高渗性药物、钾、钙等药物时,选用粗大静脉,预防液体外渗。 2.3.5 泌尿系统和胃肠道的观察 夹层动脉瘤向远段发展,可延及腹主动脉下端,累及肠系膜上动脉或肾动脉,引起器官供血不足和缺血症状。注意观察肝肾功能变化,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并观察有无便秘。要注意观察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持出入量的平衡,防止急性肾衰等并发症。 2.3.6 健康教育 向患者讲解主动脉夹层瘤的知识,药物控制血压的目的,讲解活动与疾病的关系。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降压药物,避免剧烈活动,保持情绪稳定。 3 结果 24例患者患者顺利渡过术前危险期。通过术前严密的病情观察,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为患者赢得了手术机会,提高了患者的生率。经过控制高血压、镇痛、镇静、心理护理等措施,病性趋于稳定,安全渡过术前阶段。 4 护理体会 通过对本组患者的护理,体会是术前护士耐心、细致、体现人文关怀的心理护理是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的基础;严密的血压监测,有效的疼痛治疗、周围血管搏动的观察以及病情的严密观察,有效的处理,是患者平安渡过术前危险期的保证。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特点是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一旦破裂抢救非常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探讨医生道德风险及其规避机制 下一个医学论文: 研究白血病患者化疗的心理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