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正文  

探讨医生道德风险及其规避机制


  2.1 重复博弈——形成医生个体声誉机制
  在医患双方委托代理关系下,医生道德风险现象普遍且在多数情况下十分严重。但是,这种道德风险更容易发生在一次代理中。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重复交易可以促成更有效的契约。全科医生代理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医患关系通常是长期的并且多数情况下是重复交易。全科医生作为社区的“守门人”,长期居住在社区内,搬迁对医生来说沉没成本很大。此外,虽然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没人知道具体的期限是多少。因此,不论某个人已经多老了,只要他在第t期还活着,那么人们就有理由认为他在第t+1期还在。所以我们可以推论全科医生和社区患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无限次的重复博弈关系。医生在作出医疗决策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什么才是自己的最优策略。无论是弗里德曼,弗德博格与马斯金还是阿伯罗,他们发展的无名氏定理中都强调了惩罚力度对约束博弈双方行为的重要作用。对于全科医生来说,可信的惩罚就是居民的选择权和退出权。也就是说,居民有选择某个医生的权力也有不选择某个医生的权力,如果全科医生为了自身利益不顾患者的健康,社区居民对全科医生的惩罚就是在下个时期不再选择这个全科医生,且最大的问题是惩罚并非到此为止。由于社区居民之间也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他们之间会互相传递信息。通过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形成全科医生的声誉。如果声誉不好,就会不止一个居民不选择注册这个全科医生,这样的损失对全科医生来讲是不可估量的。对全科医生来说,没有居民的注册是一个可信惩罚。
  全科医生制度促成了全科医生声誉机制的形成,有效的缓和了医生发生道德风险的严重程度。全科医生为了赢得更多的居民注册,必须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更加关心患者的健康问题。此外,长期的博弈关系也使得医生对于患者的病史、社会背景、价值观以及偏好等会有更多的了解。对患者的病史了解更多的全科医生更有可能减少咨询时间,较少可能进行重复检查,在处理病情和给予治疗指导方面会更有效率,从而也进一步减少医疗费用。总之,长期稳定的医患双方之间不断增加的交易次数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减少信息交易的成本和监控的成本,促成医生自律。
  同样,全科医生和专科医院或医生之间依然存在更可能的重复交易。因为除紧急情况下,患者进行专科医生或是二次治疗的唯一途径是从他们的全科医生那里得到的医疗指导。同样,关于二次治疗提供者的

治疗效果和质量,全科医生通常比患者有更多的信息,因为他们能够整合所有他们诊断治疗过的患者的经验。二次治疗的服务提供者在与全科医生的重复交易关系中会更看重个体的声誉,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服务供给。
  2.2 风险转嫁——赋予医生剩余索取权
  道德风险主要是由于市场交易中一方因难以观测或监督另外一方的行为而导致的风险。医生是整个医疗团队的领袖,他们控制了整个医疗过程的进行。正如经济理论学家肯尼思·阿罗的著作中指出,医疗的不确定性,即,医疗需求和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排除了通过市场竞争寻求最佳方案的可能性,并导致了各种法律和习俗的产生,它们均赋予医生以无以伦比的权力。也就是说,医生不仅掌握医疗活动的主动权,而且行为难以观测,缺乏评判的标准,因此医生的道德风险最严重,从而成为医疗费用不可遏制的主要原因。
  最佳的策略就是哪一方的行为难以监督就将控制权力赋予哪一方。英国的全科医生制度将控制医疗费用的权力赋予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即赋予全科医生剩余索取权,使全科医生成为资金持有者,以此将控制医疗费用的风险转嫁给全科医生。也就是说,全科医生不仅没有金钱的激励而提供过度的医疗服务,反而会有节约的激励,如,提供预防性护理和早期治疗,将潜在的问题扼杀在萌芽期,从而提高他们管辖区域内居民的健康水平,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减少医疗支出。即全科医生必须在保证治疗质量的条件下(否则,居民将在下个时期选择退出),尽可能缩减医疗资源的使用,以获取更多的余额,提高自己的收入。同时,全科医生基金持有者自己也与“内部市场”的供给者订立合同,这也就构成了一个更加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促使二级治疗的提供者同样提供“物美价廉”的医疗服务,从而有效规避医生道德风险。
  在医生获取剩余索取权之后,医生不会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对患者以及对整体医疗费用的控制都是极其有益的。但是,由于疾病治疗的不确定性,医生承受控制医疗费用风险的能力如何?这种规避机制对医生来讲是否有失公平?这些随之而来的问题则可以和医药的合业与分业联系在一起,文章中不再详细讨论。
  
  3 结论
  
  英国全科医生道德风险现象不严重并非因为医生的职业道德问题。道德风险的产生是由于医生利益最大化主观动机,信息不对称的客观条件以及由于外生的随机变量造成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疾病社会负担测量方法探讨及其意义
    正交法探讨独活寄生口服液提取工艺
    乳腺结构不良症囊性增生期诊疗探讨 附
    乳腺结构不良症囊性增生期诊疗探讨 附
    乳腺结构不良症囊性增生期诊疗探讨 附
    椎弓根置钉技巧探讨 附62 例报告 
    加拿大矫形外科医生 Ian William Davi
    椎弓根置钉技巧探讨 附62 例报告 
    加强全科医生培养  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教
    探讨间接粘结技术新进展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因探讨 附8例
    深圳医院院内传染病防治管理方法的探讨
    探讨小切口内镜下超声刀甲状腺手术的临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